一、课程特色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兴起和繁盛,几乎都是从商贸开始的。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成长史,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记忆。在几经变迁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悠久灿烂的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超越的文化系统,其内部犹如存在着一种十分活跃的新陈代谢机制,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始终顽强求存,并且不断地实现自我筛选、自我反省,甚至自我淘汰和自我创新,久盛不衰。
本课程以商文化为载体,将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贯穿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与同学们一起梳理商文化脉络,追寻商文化之源,传承商文化精髓,弘扬商文化精神。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商业的产生、定义、内涵,掌握中国商业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2.掌握丝绸之路、京杭运河、茶马古道等我国传统商路的概况,了解其形成的历史沿革、商品贩运、沿路商人、沿线城镇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掌握我国商帮的兴起,了解我国商业发展史上典型的商帮文化(浙商、晋商、徽商等);
4.掌握中华老字号和典型现代名企概况,了解典型商号的创业故事、经商文化、传承与创新;
5.掌握商人及其人文精神的蜕变,牢固树立厚德崇尚的理念,坚定商人精神;
6.掌握商业模式的本质、创新设计的方法;
7.掌握商业转型的背景,了解未来十年的经济环境,理解企业转型的沉痛教训和成功经验。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商业的形成要素,判断商业产生的时间,并能从时间维度上厘清中国商业推进过程中各阶段的典型特征;
2.能够从丝绸之路、京杭运河、茶马古道等我国传统商路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3.能够辨析明清时期主要商帮的不同人格特征,灵活地运用商帮中的经商文化精髓于实践;
4.能够识别中华老字号,品味中华老字号孕育的文化,找到中华老字号何以在商海中经久不衰的因素,也能从现代名企中提炼企业成长的机会和面临的挑战;
5.能够在实践中贯彻中国商人爱国明理、敬业乐天、友善爱人、童叟无欺、合作共生、守正出奇的商业精神;
6.能够根据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的方法,对商业模式提出延展或迭代创新方案;
7.能够关注经济发展动态,消费者群体的变化,尝试推测未来商业的发展走向;
8.能够分析企业转型失败的重要因素和提炼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
(三)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能客观地分析商业提供的价值;
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3.培养中华老字号的“唯有匠心,方能不负人心”的工匠精神;
4.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爱国明理、敬业乐天、友善爱人、童叟无欺、合作共生、守正出奇的职业精神。
教材:
《中华商文化》,张宝忠、陆春阳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 年 11 月出版,ISBN978-7-5682-7045-8
参考书目:
[1]房秀龙;林锋.中华商业文化史论:变异的传统商业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王婉芳.中国商贸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肖东发.商贸纵观:历代商业与市场经济[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
[4]杨紫元.商业文化与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张明来;张含梦.中国古代商业文化史[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6]张宝忠;俞涔;陈君.中华商文化[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