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普通生物学
第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8月31日 ~ 2024年12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09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4)
spContent=《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为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博杂,几乎囊括生物领域所有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为学习后续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等奠定知识基础。本课程以生物界的11个组构层次(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为纵线,系统阐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和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生物演化、生物多样性的演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基本知识和理论。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为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博杂,几乎囊括生物领域所有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为学习后续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等奠定知识基础。本课程以生物界的11个组构层次(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为纵线,系统阐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和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生物演化、生物多样性的演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基本知识和理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学基础知识。本课程以生物界的11个组构层次为纵线,系统阐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和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生物演化 、生物多样性的演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组成生物界的多个结构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及时了解生物学前沿动态,并能将之运用到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及热爱生命、守护健康、爱护环境的家国情怀。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组成生物界的多个结构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及时了解生物学前沿动态,关注生产、实践、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研究素养,逐渐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达成如下教学目标:

    1. 能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界的多级分类系统,学会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2. 以人体为例,能具体阐述人体的十一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3. 以被子植物为例,能简要概述不同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营养及调控系统的异同;

    4. 知道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内容,包括微进化、宏进化及系统发生;

    5. 了解生命的起源及进化历程,以生命的五界分类系统为标准,能简要概述五界生物的主要特征、分类群及代表物种,从整体上把握生物界的多样性以及统一性;

    6.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并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环境保护)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7. 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

    普通生物学课程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 教学目标1: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够恰当表述专业问题,并对专业问题进行推演和分析(指标点1.1,1.2)。

    2. 教学目标2: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指标点2.2)。

    3. 教学目标3:关注生物与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践行“责任关怀”理念,能在专业实践中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指标点7.1)

课程大纲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

方法

课程目标

绪论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界的层次和分类系统;

3.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在所学课程中的地位,明确学习目的;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科学思想。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难点:五界分类系统和三域学说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2

1.能准确表述生物的基本特征;能深度理解研究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能简单表述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普通生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的目的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环境保护的意识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讲授法、启发式讨论式等

目标1

目标3

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的层次结构;

2.动物结构与功能对环境适应;

3.动物的外环境与内环境。

重点: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器官与整体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难点: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

2

1.能准确描述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器官与整体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学会分析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特点;动物的基本生理活动与其内部、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动物组织结构与器官功能之间的联系,深化对基本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的理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一般方法及对生命的崇尚情怀思政教育

讲述法、

举例法、导学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7 营养与消化

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重点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胃与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联系。

2

1.能准确表述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人的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简单描述小肠的结构特点。

2.理解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胃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并能分析实际相关问题

3.明确营养元素在机体的作用并简要分析营养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饮食健康饮食守护健康的意识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8  血液与环境

1.血液的结构与组成

2.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重点血液组成、血热渗透压形成、输血原则;血液循环的动力及单向循环的结构基础。

难点:血液循环途径、血液与人类健康。

2

1.能简单表述血液基本组成血型分类原则;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

2.理解输血原理血管结构与功能适应性血压测定原理并能分析生活实际相关问题

3.了解血液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4.通过了解英国医生哈维在血液循环研究方面的历程及贡献,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探究科学的好奇心,认识到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

PBL

分组展演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9 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呼吸系统疾病。

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气体在肺泡和组织之间的交换原理。

2

1.能简单说明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2.理解气体气体在肺泡和组织之间的交换的原理及动力来源并能分析实际相关问题

3.通过学习了解人体对高山的适应及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守护健康的意义及持续发展的观点思政教育

讲述法、

PBL

分组展演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0 环境的控制

1. 体温调节;

2. 渗透调节与排泄。

重点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

肾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尿的形成过程及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2

1能简要表述人体体温调节原理、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形成的过程

2能分析调节渗透压因素及泌尿系统疾病可能的发病原因

3通过讨论分析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式海水为什么不能喝,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讲述法、

讨论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2

11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适应性免疫;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重点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难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机理

2

1.能简要表述机体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免疫功能;免疫、免疫应答、干扰素、抗原、抗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概念。

2.理解特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机理

3.能简要表述抗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过敏反应、免疫接种、单克隆抗体的相关原理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4.学会运用已学免疫学知识解析人体免疫学疾病,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探究科学的好奇心,具备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PBL法、

分组展演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2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2.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3. 激素与稳态。

重点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地理分布

难点:动物的地理分布。

2

1.能准确表述激素、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机体主要内分泌器官的大体结构和功能;

2.能简单表述激素的作用、两类激素的作用机制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3.了解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的作用; 

4.学会运用已学内分泌知识,解析人体内分泌疾病发病原因,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探究科学的好奇心思政教育

讲述法、

案例分析法、

PBL法、

分组展演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神经系统的结构;

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4.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特点。

2

1.能简要表述神经冲动、突触、反射、反射弧的基本概念人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的大体结构与功能

2.能简要描述大脑皮层运动区、躯体感觉区的分布与功能特点;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机理;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特点

3.理解内脏神经的功能特点了解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化;大脑皮层的电活动特点。

4.运用所学疾病解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了解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机体身心机能调节,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反对唯神论,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

分组展演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4 感觉器官与感觉

1.感觉的一般特性;

2.视觉的产生;

3.听觉与平衡感受;

4.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

5.皮肤感觉。

重点视觉、听觉器官的结构域功能;

难点:视觉、听觉和平衡觉的形成过程。

2

1. 能准确表述眼球的大体解剖结构和折光系统的功能及感光功能。

2. 能简要说明色觉色弱产生的机理听觉和平衡觉产生的机理

3.了解化学感受器和皮肤感受器的功能;

4. 通过学习人工耳蜗的工作机理及角膜移植的相关内容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及崇尚科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政教育

讲述法、

PBL法、

分组展演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3

15 动物如何运动

1.动物的骨骼;

2.人类的骨骼;

3.肌肉与肌肉收缩;

4.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重点骨骼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难点:骨骼肌收缩的机理。

2

1.能准确表述肌纤维、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的基本概念;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能简要描述肌肉的组织结构及功能肌肉收缩机理。

3.能简单分析运动系统相关疾病。

4.讨论分析脱臼、骨膜炎、骨癌发病原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及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借用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身残志坚,守卫国家安全的故事,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爱国的情感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6 生殖与胚胎发育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人类的生殖;

3.人类胚胎的发育。

重点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受精的基本概念,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难点:人类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

2

1. 能简单表述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受精的基本概念,并准确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理解卵巢、子宫周期性变化规律与内分泌的关系并能解析生活实际问题

3.了解人的生殖系统、性传播疾病及生育控制、不孕症与生殖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思政教育

4.观看人类胚胎发育及胎儿分娩过程教学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守护健康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7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生长;

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重点根、茎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的概念、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难点:根、茎次生生长的过程;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2

1.能简单表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根、茎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的概念、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了解植物的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形成过程;种子、果实的形成过程和种子的萌发过程;世代交替的概念;果实的基本类型;植物的营养繁殖。

3.讨论分析多年生树木为何会加粗,年轮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常吃的植物性食品有哪些?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讲述法、

讨论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2

18 植物的营养

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重点水分是如何从土壤中运输至植物顶端的;糖分等有机物如何从源运输至壑。

难点:植物需要哪些营养。

2

1.能准确说出水分和矿物质及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主要运输途径并能简要表述其运输机理

2.理解水分沿导管上运的蒸腾作用-内聚力-张力机制;压流模型学说并能结合生产分析相关问题

3.了解气孔的结构、功能和和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植物从土壤中获得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机制

4.举例分析植物的缺素症、异养植物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分组展演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9 植物的调控系统

1.植物激素;

2.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3.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重点植物激素的功能及应用;植物的生物钟现象及其光敏素理论。

难点:植物激素的应用。

2

1.能准确说出植物体几类重要植物激素并简要表述其功能、应用。

2.理解植物的生物钟现象及其光敏素理论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

3.了解植物对抗入侵病原体的可能机制植物的膨胀运动,向性运动和生物钟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析生活实际问题

4.通过了解生物胁迫及植物防御植食动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及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讲述植物激素发现的历史,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科学思维、科研创新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25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1.进化学说的创立:

历史和证据;

2.生物的微观进化;

3.自然选择。

重点群体的概念及生物的微进化。

难点: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哈温平衡。

2

1.能准确表述达尔文学说的核心理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群体的Hardy-Weinberg平衡及其必需条件并能简要表述演化、自然选择、基因库、基因频率、群体、群体的遗传结构、微进化等基本概念

2.能简要说出微进化的5大影响因素及自然选择的3种主要模式;近交、远交和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应用。

3.介绍达尔文生平及其重要贡献,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及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树立唯物主义辩证观,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PBL法、

分组展演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3

26 物质形成

1.物种的概念;

2. 物种形成的方式。

重点物种的概念、形成条件、形成方式。

难点:物种形成的几种方式。

2

1.能具体表述物种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

2.能简单表述物种形成的几种方式。

3.学习多倍体植物形成方式,分析六倍体小麦的形成过程列举生产多倍体作物的创制及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文化认同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和能力

讲述法、

讨论法、分组展演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27 宏观进化和系统发生

1.生命的起源;

2.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重点宏进化的概念。

难点:宏进化。

2

1.能简单表述演化的概念并简要说出研究宏演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2.了解宏进化的大致历程和演化趋势、生物的系统发生。学习科学家关于系统分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教育

讲述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3

28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2.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重点原核生物的类型和特征病毒的特征及增殖过程难点:原核生物的

2

1.能简要表述原核生物的主要特点和代表生物,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增殖过程。

2.能简要说出几种重要的生命起源学说

3.学习原核生物的分类及重要性并能简要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讲述法、

讨论法、逻辑推理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29 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1.真核细胞的起源;

2.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及进化。

重点原生生物的类型和特征。

难点:原生生物的多样性。

2

1. 能简要说明原生生物的概念、特点;

2. 能举例说出代表性原生生物及特征,真核细胞的起源和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可能起源和进化。

3.联系生活实际能举例说明那些属于原生生物,深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政教育

自学指导、资料收集与交流

目标1

目标3

30 绿色植物多样性的

进化

1.绿藻和陆生植物的起源;

2.陆生植物的世代交替和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3.陆生植物多样性进化。

重点四种类型的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特征。

难点:植物四大类群的主要特点及区别。

2

1.能简单表述植物的世代交替和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并比较分析植物四大类群的结构与演化特点。

2.了解植物起源与进化关系。

3.举例说明我国现有的植物活化石及特有植物,培育学生爱护草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增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思政教育

讲述法、

讨论法、逻辑推理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31 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1.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

2.真菌的多样性进化。

重点真菌适应吸收式异养生活的特点;

难点:真菌的分类。

2

1.能简单表述真菌的结构特点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类真菌的主要特点和代表物种;

2.了解三类真菌类群的生活史。

3.讨论真菌在酿造行业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讲述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2

32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2.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重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主要异同;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难点:动物的多样性。

2

1.能简单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演化特征和主要类群;脊索动物门的三大共同特征;脊椎动物亚门各纲的主要特征。

2.了解动物种系的发生。

3.理解科学家关于系统分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教育

讲述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3

33 人类的进化

1.人类与灵长目;

2.人类的进化过程。

重点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

难点:人类起源。

2

1.了解人类的分类地位;人与猿解剖形状差别;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并说出人类演化的意义

2.分组讨论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证据是什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的方法论。

讲述法、

讨论法、资料收集与交流

 

目标1

目标2

34 生物与环境

1.环境与生态因子;

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各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主要生态因子的作用。

1

1.能准确表述生态学、环境、生态因子、生物的耐受性法则等基本概念;并能简要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主要关系类型

2.了解生态因子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

3.分组讨论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深化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建立绿色生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讲述法、

讨论法、逻辑推理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35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

数量调节

1.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2.种群的数量动态;

3.种群的数量调节。

重点:种群的概念、特征以及数量动态和数量调节。

难点:种群的数量调节。

2

1.能具体表述种群、种群的重要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等基本概念;

2.理解标志重捕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3.了解种群的数量动态及种群的数量调节,学会对种群的结构、变化、调节整体认识

讲授法、导学法、资料收集与交流

目标1

目标2

36 群落的结构、类型

及演替

1.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2.群落内部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3.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重点群落的结构,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演替。

难点:生态位。

2

1.能准确表述群落、群落演替、顶级群落的基本概念;并简要说出群落的基本组成及特点地球上的主要陆地群落类型及其特点

2.了解群落內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群落演替的大致过程并能做到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3.讨论校园中有哪些主要的群落?群落的组成有哪些?做理论联系实际,到学以致用。

讲述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2

37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重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循环的特点。

难点:次级生产量

2

1.能简要说出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初级生产量、生物量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功能类群的功能、特点;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

2.理解营养级与消费级的区别;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健康膳食

3.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能结合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科学的举措

4.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思政教育

讲述法、

资料收集与交流讲述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38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3.濒危物种的鉴别和分类;

4.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与保护生物学;

5.物种保护;

6.生境保护。

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0.5

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及一般保护措施。

2.了解濒危物种分类鉴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3.讨论:生物入侵(如凤眼莲、巴西龟、亚洲鲤鱼、小龙虾)有何危害?如何防治?增强学生对维护生态平衡认识,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

讲述法、

讨论法、逻辑推理法、

案例分析法

 

目标1

目标3

39 动物的行为

1.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3.动物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

4.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

5.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重点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难点:生物钟。

0.5

1.能简要说出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动物的典型行为。

2.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3.观看动物行为相关视频(萤火虫、舞虻的爱情与谎言);分组讨论:你观察过动物的哪些行为?增强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珍视生命的情怀思政教育

讲述法、

演示法、

讨论法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初级及高级中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内容。

参考资料

本课程教学资源库除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PPT,还包括:

主要参考教材:《普通生物学》,赵进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第5

其他参考教材:

1.《普通生物学》(全彩版),李连芳,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5版),段相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3.《生命科学通论》,胡兴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4.《动物生物学》(第2版),许崇任,程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植物学》(第3版新形态教材),马炜梁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的,2022年。

6.《普通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袁玲,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

7.《高级植物生理学》郑炳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

8.《生态学概论》(第3版),曹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生物学》,弗里德,黑德莫诺斯著,田清涞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的体系安排和内容选择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常见问题

    普通生物学的知识主线:本课程以生命特征为主线,以贴近现代生活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视点,从细胞、个体、种群三个水平上着重介绍生命组成及基本规律、生物多样性与演化、人类健康及现代生物技术内涵等内容。本课程是生物相关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更是其他学科与生命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平台,也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素质教育课程。

周口师范学院
5 位授课老师
胡春红

胡春红

教授

王红星

王红星

教授

张鸿飞

张鸿飞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