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钻研公共管理之奥义,笃行现实国情之实践!用科学的方法剖析中国公共管理的问题。管理、规范和实践是本课程的关键词。
钻研公共管理之奥义,笃行现实国情之实践!用科学的方法剖析中国公共管理的问题。管理、规范和实践是本课程的关键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点包括了从公共管理问题选择、研究框架构建,到数据收集分析,再到研究报告撰写的全过程。培养了公共管理专业类学生的必备专业素养,也为学生课题申报、毕业论文撰写等打下基础。课程目标在于:首先,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掌握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性的公共管理思维方式。第二,围绕公共管理实际问题,锻炼对公共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三,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tata),了解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新趋势,提升数据分析水平。第四,使慕课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能通过多媒体实现与学生较多的互动,确保每位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一次科学的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
课程大纲
什么是科学的公共管理研究?
课时目标:作为本门课程的第一章内容,我们将从什么是“科学性”入手来介绍什么是科学的公共管理研究。从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来分析怎样进行科学的公共管理研究。学会撰写规范的开题报告,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将使学生们树立“科学性”的研究理念,学会规范化的开题报告撰写。
1.1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 1.2.如何进行科学的公共管理研究? 1.3 开题报告的写法
如何进行公共管理领域的选题?
课时目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本章将介绍研究问题的两个来源:经验和文献;所选主题应具有的特点:前沿性、时代性、可操作性。以及,如何用学术的语言阐述你的研究题目,比如通过提假设的方式。通过本章学习,希望学生们了解如何找到研究的题目?什么是好的题目?如何从大的研究主题凝练为一个具体的题目。
2.1 公共管理研究从何开始呢? 2.2 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公共管理的“真问题”? 2.3 分析同学们的选题 2.4 提出假设--选题之后的另一重要工作
如何构建研究框架?
课时目标:构建研究框架是开展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收集梳理文献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根据研究目标构建初步的研究模型、对研究变量进行概念操作化以及设计研究框架。通过本章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构建研究模型和绘制研究框架图的方法。
3.1 文献的收集与梳理 3.2 研究问题的模型化 3.3 概念、变量与操作化 3.4 研究框架的设计
如何抽样和设计问卷?
课时目标:抽样法和问卷设计法是公共管理研究中获取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别及应用、样本规模的确定和抽样误差、问卷中问题与答案的设计以及变量的测量层次与类型。通过本章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掌握不同抽样方法的应用和设计一份高质量问卷的方法。
4.1 抽样的术语 4.2 概率抽样设计 4.3 非概率抽样设计 4.4 样本规模的确定和抽样误差 4.5 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4.6 问题与答案的设计 4.7 变量的测量
公共管理领域如何进行定性研究?
课时目标:定性的研究方法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一类重要的研究方法,这一章,我们将重点学习何为定性的研究方法,访谈法、比较法、案例法以及实验法等定性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公共政策评估以及公共政策评估可能用到的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希望同学们对定性研究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5.1 为何需要定性研究方法? 5.2 访谈法 5.3 比较法 5.4 案例分析法 5.5 公共政策效应评估 5.6 实验法
如何进行数据描述?
课时目标:在选好题目,收集完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对庞杂的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也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准备,这就是描述分析的过程。本章将介绍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描述分析方法。辛普森悖论说明了数据描述不能脱离理论和经验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们将会了解常用描述分析的方法,并通过stata软件掌握数据描述分析和图形展示的命令。
6.1 为什么要进行描述分析? 6.2 单个变量的集中趋势描述 6.3 单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描述 6.4 子群比较 6.5 从辛普森悖论看数据描述陷阱 6.6 数据描述的实验展示 6.7 图形制作的实验展示
如何证明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课时目标:仅通过数据描述猜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不够的。还需要统计推断的方法来推断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先提假设,只有验证假设正确与否,是统计推断的过程,小概率反证法原理是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对不同变量适用的集中假设检验方法,以及如何用软件实现。
7.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7.2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7.3 适用于定量数据的t检验 7.4 检验多个平均值差异性的F检验 7.5 对分类变量的检验-卡方检验 7.6 参数检验的实验操作
如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课时目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开展量化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异同点、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等内容,并基于Stata 软件介绍如何实际操作多元统计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8.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8.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3 异方差和模型稳健性 8.4 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 8.5 stata演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6 非线性回归模型 8.7 stata演示:非线性回归模型 8.8 因子分析 8.9 stata演示:因子分析
怎样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课时目标:把研究结果以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是公共管理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研究报告的类型和撰写步骤、学术性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以及针对不同交流对象的成果交流方式。通过本章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和针对不同受众的交流方式。
9.1 研究报告的类型 9.2 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 9.3 学术性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 9.4 基于不同受众的成果交流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伊丽莎白森﹒奥沙利文等.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谭祖雪、周炎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