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7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7周,共24周 已有 57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640)
spContent=郑州大学《电路》课程建设有着渊源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经过50多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电路课程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学习辅导、实验操作和网络课程建设等主要教学环节持续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努力打造一流课程。加入我们吧,让我们并肩携手,共同领略电路的趣与美。
郑州大学《电路》课程建设有着渊源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经过50多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电路课程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学习辅导、实验操作和网络课程建设等主要教学环节持续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努力打造一流课程。加入我们吧,让我们并肩携手,共同领略电路的趣与美。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路》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能源动力、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其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推理、举例、讨论、实践、测验等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科学的工程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课目标

1.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为从事电气信息类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结合工程背景进行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课程大纲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课时目标: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理解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伏安特性(VCR);深刻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重点掌握元件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的判断;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和计算电路。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课时目标:理解等效变换的思想;掌握应用等效变换的方法分析电路;掌握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
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4 电阻的Y形联结和Δ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课时目标: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了解2b法和支路电流法;熟练掌握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重点是通过观察电路,正确地列写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回路电流方程和节点电压方程。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节点电压法
电路定理
课时目标:掌握叠加定理(包括齐性定理);理解替代定理;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重点是:运用叠加定理求解线性电路;运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简化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课时目标: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理解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概念;掌握含有理想运放的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是合理地利用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规则分析求解含理想运放的电路。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5.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储能元件
课时目标:理解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储能特性和动态伏安特性;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定义式和伏安关系式;掌握电容元件的串联与并联等效电容的计算,掌握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等效电感的计算。
6.1 电容元件
6.2 电感元件
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课时目标:理解动态电路的概念;理解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的概念;掌握换路定则和动态电路初始值的求解;掌握分析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的经典解法,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求解方法,熟练掌握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理解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及其物理意义,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求解方法;掌握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了解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5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7.7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7.8 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相量法
课时目标:理解相量法的思想;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掌握电压电流有效值的计算;掌握KCL、KVL的相量形式;掌握元件VCR(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相量形式。
8.1 复数
8.2 正弦量
8.3 相量法的基础
8.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课时目标:理解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熟练掌握电路的相量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概念,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补偿电容的计算;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计算。重点掌握定性地绘制电路的相量图,借助相量图来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
9.1 阻抗和导纳
9.2 电路的相量图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5 复功率
9.6 最大功率传输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课时目标:理解磁耦合现象、耦合电感的定义和同名端的概念,掌握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掌握判断同名端和互感电压的方法;熟练掌握运用互感消去法(去耦法)分析计算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了解耦合电感的功率及其储能特性;理解变压器的电路模型,掌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熟练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端口伏安关系和阻抗变换作用。
10.1 互感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
10.4 变压器原理
10.5 理想变压器
电路的频率响应
课时目标:理解频率响应和网络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电路中的谐振现象,熟练掌握RLC串联电路、RLC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和谐振时电路的特征;了解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掌握频率响应波特图的概念和画法;了解滤波器的概念、类型和几种典型的滤波器电路。
11.1 网络函数
11.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11.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11.4 RLC并联谐振电路
11.5 波特图
11.6 滤波器简介
三相电路
课时目标:理解三相电路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中性点位移的现象,掌握电源对称负载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测量的三表法和两表法。
12.1 三相电路
12.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课时目标:了解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形式;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和频谱的概念;熟练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有效值、平均值和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平均功率的计算;熟练掌握应用谐波分析法分析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3.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3.2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3.3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3.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课时目标: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深刻理解运算法的思想;掌握元件的运算电路;熟练掌握应用运算法分析线性电路的方法;掌握求简单形式的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的方法;掌握网络函数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网络函数的特性和意义;掌握网络函数在s平面上零、极点分布及标注方法;理解零、极点分布与冲激响应的关系,理解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掌握零、极点分布与频率响应的关系,了解利用零、极图绘制频率特性曲线的方法。
14.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4.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4.3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14.4 运算电路
14.5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14.6 网络函数的定义
14.7 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14.8 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
14.9 极点、零点与频率响应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课时目标:理解电路的图、树、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的概念;掌握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的列写方法;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矩阵形式的建立方法。
15.1 割集
15.2 关联矩阵
15.3 回路矩阵
15.4 割集矩阵
15.5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15.6 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二端口网络
课时目标:深刻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二端口网络方程的4种形式和建立方法;熟练掌握Y、Z、T、H参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参数间的关系;掌握已知参数求二端口网络T或π型等效电路的方法;掌握已知参数求二端口网络转移函数的方法;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级联、并联和串联等连接后的参数计算方法;掌握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及理想变压器等特殊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参数和阻抗变换特性。
16.1 二端口网络
16.2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6.3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16.4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
16.5 二端口的连接
16.6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1]邱关源原著, 罗先觉主编. 电路(第6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邱关源主编, 罗先觉修订. 电路(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邱关源主编. 电路(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刘崇新,罗先觉. 电路(第五版)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Peter Basis,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s: a basic approach()/苏育挺,宫霄霖,于洁潇等译. 电路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6]Sergio Franco. ElectricCircuits Fundamentals.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推荐网络课程:

1.电路,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JTU-47024

2. 电路(上),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1001998008

3. 电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1002695008

4. 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网址: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TsinghuaX/20220214X/_/about


领域专家:

1. 邱关源,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的电路理论专家,曾任国家教育部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 电路( 电工原理Ⅰ)》、《电路(第四版)》、《网络理论分析》、《电网络理论》、《现代电路理论》等。

2. 罗先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2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于歆杰,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和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首门慕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路原理”负责人。


领域前沿资讯公众号:

1. 电子工程世界论坛:https://bbs.eeworld.com.cn/forum.php

2. 21IC中国电子网:https://www.21ic.com/

3. 电子发烧友:https://www.elecfans.com/

4. 电子工程师网:https://www.eechina.com/medical.php

5. 电气圈:专注于电力电气行业全方位信息,与用户分享干货,助力行业发展。

6. 电力系统自动化:致力于打造一个“传播科学技术,分享科研成果,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学术进步”的快捷、面广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推送期刊论文、会议报告、服务指导、行业新闻、科普知识、科技项目等内容,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


经典阅读:

1. 克雷格·罗奇(美)著,胡小锐译. 电的科学史: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到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Simply electrifying : the technology that transformed theworld, from Benjamin Franklin to Elon Musk)[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2. 龚绍文, 郑君里, 于歆杰. 电路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前景[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06):5-13,40.


显示全部
郑州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廖晓辉

廖晓辉

副教授

胡玉霞

胡玉霞

教授

梁占红

梁占红

讲师

推荐课程

思道/思修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思想道德与法治

张欣竹

4423人参加

毛概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焦静怡老师

6164人参加

马原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张欣竹

7782人参加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焦静怡老师

595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