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化工原理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3月01日 ~ 2022年02月1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886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
spContent=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的若干“单元操作”,化工原理A(II)课程以质量传递为基础,介绍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属工科科学,强调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强调从动量、热量传递实质上理解过程,强调共同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工程观点,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的若干“单元操作”,化工原理A(II)课程以质量传递为基础,介绍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属工科科学,强调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强调从动量、热量传递实质上理解过程,强调共同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工程观点,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是化工学科的敲门砖,更是高阶相关课程的基础。

化工原理属工科科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方法论的学习,即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强调从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实质上理解单元操作,强调共同研究方法的教育。

化工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解决工业应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特点,可以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择,以适应指定物系的特征,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要求;再有,可以进行过程计算和设备设计。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最后,可以进行优化操作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不同要求,以及在操作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合理判断。

化工原理课程的两大特色是工程性和计算性。教学中要加强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工程观点,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通过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掌握各单元操作设备的特点和工艺计算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熟悉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解析方法、量纲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法;学会从传递过程的实质上理解单元操作过程。

化工原理课程是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传递现象导论等基础知识。传递现象导论课程注重三种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化工原理课程注重三种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在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应用。


课程大纲
气体吸收
课时目标:正确描述气液相平衡,并能量化吸收过程的传质方向、极限和推动力。由此掌握理论与实际工业过程的差距表达的工程模式。领悟等温吸收、低浓度吸收的工程假定的内涵,学会工程简化的工程手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能力。掌握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的工艺计算模式,建立学生工程优化和技术经济意识。
8.1 概述 工业吸收过程;气体吸收的目的、原理及实施方法;吸收过程的经济性。
8.2 气液相平衡 亨利定律,温度,总压对平衡的影响;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8.3 单相与相际传质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扩散系数;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的概念;对流传质;
8.4 相际传质,传质分系数和总系数的关系,传质速率方程;传质推动力和传质系数的关系;溶解度对两相传质阻力分配的影响。
8.5 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假定;物料衡算、传质速率——吸收过程数学描述方法;HOG、NOG的概念;NOG的计算方法(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素法);物料衡算及操作线的含义。
吸收过程设计 吸收过程设计中参数的选择;指定分离要求下的最小液气比;返混及其对过程的影响。
吸收操作 操作型问题的命题和解法,影响吸收结果的操作因素分析。
液体精馏
课时目标:正确描述双组份溶液汽液相平衡,并能量化传质方向、极限和推动力。由此掌握理论与实际工业过程的差距表达的工程方式。领悟恒摩尔假定和理论板的内涵,学会工程简化的工程手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能力。掌握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的工艺计算模式,建立学生工程优化和技术经济意识。
9.1 概述:典型工艺过程中的精馏操作;蒸馏操作的目的、原理及实施方法;蒸馏操作的经济性。
9.2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相律的应用;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及泡点、露点计算;相对挥发度。
9.3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
9.4 精馏 用传质观点分析精馏原理;精馏过程数学描述;恒摩尔流的简化假设,理论板和板效率——工程简化处理方法;加料板上的过程分析;控制体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9.5 双组分精馏的设计型计算:精馏设计型计算的命题;理论板数的逐板计算法;用图解法分析精馏过程的方法;全回流和最少理论板数,最小回流比;加料热状态和回流比的选择;双组分精馏过程的其它类型。
9.6 双组分精馏的操作型问题讨论:精馏操作型问题的命题;分离能力和物料衡算对精馏操作的制约和调节;灵敏板的概念。
9.7 间歇精馏 间歇精馏过程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9.8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
气液传质设备
课时目标:全面掌握气液传质过程对塔设备的基本要求。了解板式塔和填料塔的特点、结构、操作要求等,可以根据单元操作特点与工艺设计任务进行选择适宜的气液传质设备。可以进行常规板式塔和填料塔的设备设计计算,能深入理解和运用工程设计规范和理念。结合我国气液传质设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培养学生对祖国制造业的信心和兴趣,鼓励学生毕业后献身化工及相关行业。
10.1 板式塔 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塔内非理想流动及其改善措施;漏液、液泛及有效操作范围(负荷性能图);常用塔板形式及其主要特性;筛板塔的计算方法及结构参数的调整;板式塔的效率。
10.2 填料塔 气液两相在填料塔内的流动、压降、最小喷淋密度和液泛现象;塔径计算方法;填料塔内的传质(传质系数和HETP)。
液液萃取
课时目标:了解液液萃取的工业应用,区分于吸收和精馏的特点。掌握液液相平衡的数学表达以及对萃取过程的影响。掌握萃取过程的图解工艺计算,并能分析和解决复杂萃取过程。重温连续接触式和逐级接触式传质设备的传质过程的工艺计算方法,归纳总结这两种工程计算方法的本质和要点,学会应用于各种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
11.1 概述 液液萃取过程;两相的接触方式。
11.2 液液相平衡 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及其与萃取操作的关系。
11.3 萃取过程计算 萃取过程的数学描述;单级萃取;
11.4 萃取设备 液液传质设备的极限和传质速率;液液传质设备的选择。
固体干燥
课时目标:了解并描述干燥过程的特点:同时热量和质量传递。掌握并应用干燥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工艺计算,掌握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并能分析和解决不同物料和湿含量的工艺条件下的增加干燥速率的措施和手段。将干燥过程的原理、过程与工艺计算拓展至其他工业过程,如:材料、建材、食品、药物制剂等等,总结化工原理各个传递过程和单元操作在工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培养“过程工程原理”的意识和理念。
14.1 概述 化工产品干燥实例;固体干燥的目的、原理及实施方法。
14.2 干燥静力学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及其计算;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主要特点;过程的极限;焓湿图及其应用;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
14.3 干燥动力学 恒定气流条件下物料的干燥速率及临界含水量。
干燥过程计算 间歇干燥过程的干燥时间;连续干燥过程的特点,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热效率。
14.4 干燥器 干燥器的要求,类型与特点。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传递过程导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计算机技术


参考资料

  材:

《化工原理(下)》(第五版),陈敏恒、丛德滋、齐鸣斋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

参考书:

《化工原理(下册)-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三版),贾绍义、柴诚敬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黄婕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潘鹤林、黄婕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年。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5th ed.),W. L. McCabe , J. C. Smith .NewYork:,McGraw-Hill,Inc.,1993.

《化工原理思考题论题》,本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写。

常见问题

由于学时所限,教材的第12章《其他传质分离方法》、第13章《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中若干小节不纳入教学计划,亦不做考试要求。

郑州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张婕

张婕

副教授

王景涛

王景涛

教授

推荐课程

化工原理期末冲刺/考研-6小时突击化工原理·上

薛洛老师

3338人参加

化工-2小时精讲换热器/列管换热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薛洛老师

40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