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意义:电工电子技术 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近年来,电工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并促进其发展,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环节。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的最新发展概况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提高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搭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桥梁。
课程内容: 本 课程从电路两大分类开始介绍,引出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模型的建立及直流、交流、暂态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对电子电路的分析采用以器件为主线,先从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器件、门电路、触发器等器件构成电路的分析逐级推进,进而延伸到综合系统的分析。
课程对象:本课程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工程、新材器、精细化工、车辆工程、包装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工)、材料化学(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本科必修学分认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在校大学生及需要同等专业技术水平的社会学习者,授课课时为48学时。
课程目标1:理解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能够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分析和计算基本的直流电路;理解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和特点,能够运用相量法计算基本的串、并联交流电路;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并能计算三相对称电路。学生应具备分析常用电路的能力。
课程目标2: 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器件的特点功能、外特性和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基本模拟电路的性能及分析和计算方法。学生应具有基本模拟电子线路的读图分析的能力。理解常用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会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了解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功能特点。学生应掌握基本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
课程目标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熟悉常用电子器件;能够完成简单电工电子系统的设计并进行实验系统搭建,学会测试方法和电子线路的读图方法,具有连接调试简单电路和独立实验的能力,以及具有常见故障判断及实验总结能力。
成绩评定方法:总成绩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占60%,实验占1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30%=线上单元测验10%+线上随堂练习10%+线下作业10%.
第一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2 电路的基本状态
1.3 电源及其等效变换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1.4 基尔霍夫定律
1.5 支路电流法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1.6 叠加原理
1.7 戴维南定理
1.9 电路中的电位
课后习题-3
教学方案-3
第一章 电子书
第一章 应用案例
实验一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一章作业
应化化工
第二章 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2.1~2.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2.4-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2.4-2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例题讲解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2.5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6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7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2.8-1 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线性动态电路-与各类响应的关系
2.8-2 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线性动态电路-求解三个要素的方法
2.8-3 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线性动态电路-例题讲解
课后习题-3
教学方案-3
第二章 电子书
第二章 应用案例
第二章作业
第二单元测验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2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3.3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4 RLC串联交流电路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3.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6 功率因数的提高
3.7 电路谐振
课后习题-3
教学方案-3
第三章 应用视频
实验二 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三单元测验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电源
4.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4.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4.3-1 三相功率
4.3-2 三相功率例题讲解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第四章电子书
第四章 应用视频
第四章作业
第四单元测验
第七章 半导体器件
7.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7.2 半导体二极管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7.3 稳压管和半导体三极管
教学方案-2
第七章电子书
课后习题2
第七章作业
第七单元测验
第八章 基本放大电路
8.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直流通路
8.2.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8.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8.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8.4 射极输出器
8.5 多级放大器
课后习题-3
教学方案-3
第八章电子书
实验三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作业
第九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9.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9.2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9.3 基本运算电路
9.4 电压比较器
9.5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9.6 有源滤波电路和集成运放的使用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第九章电子书
第九章 应用视频
第九章单元测试
第九章作业
第十一章 组合逻辑电路
11.1 逻辑电路基础
11.2 基本门电路及其组合
课后习题-1
教学方案-1
11.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1.4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课后习题-2
教学方案-2
第十一章电子书
第十一章 应用视频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第十一章作业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
1、《电工学简明教程》 秦曾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工电子学》 叶挺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工学》唐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电工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姜三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电工学全程辅导》尹宝岩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6、《电子技术》 孙君曼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7、《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孙君曼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Q : 对基础数学及物理知识要求高吗?
A : 课程涉及到电路的计算及电路理论所用到的是《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中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积分求导和微分运算及基本的关于电磁方面的物理知识等,同学们只需花时间复习一下这些基础知识,就能够快速进入这门课程,为后续学习铺平道路。
Q : 课程内容庞杂,有些知识可能用不上,还需要掌握吗?
A : 电工学课程是非电专业学生少有的电类课程,对电工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了解提供帮助。学习时联系到实际用,多思考。
Q : 除了理论上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其他的了解吗?
A : 需要的,因为电工学课程实用性强,课外还需要阅读与此相关的读物和资料,最好能够结合实验及简单的电路设计以便对电工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Q : 电子技术部分如何学习?
A : 以器件为主线,重点掌握器件外特性会应用,内部机理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