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其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基本计算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在流体力学在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流体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理解生活中和实际工程的流体力学现象和原理,并能用流体力学的数学模型和原理解释分析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为从事制冷与低温工程及能源与动力方面的流体机械及换热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爱国情怀,形成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严谨务实、创新实践的工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掌握流体力学的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能够使用流体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推演、分析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的涉及流体流动的工程问题和生活有关的流动问题, 培养爱国情怀,形成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严谨务实、创新实践的工程素养;(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1-3)
(2)能够建立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正确表达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复杂工程问题中涉及流体的各环节的流体输运问题,并通过边界条件等求解方程组,分析流动特性;(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2-2)
(3)能够根据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过程的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过程关于流体动力学的实验方案;(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4-2)
(4)能对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能正确处理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4-4)
成绩评定方法:笔试成绩70%,作业成绩 10%,实验成绩10%,线上成绩 10%(含线上测试,完成线上任务点,参与课堂讨论与抢答)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理论力学
参考书:
1.《工程流体力学》陈卓如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3年;
2. 《流体力学》(第三版)刘鹤年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
3.《流体力学》 张也影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
4.《流体力学》周光炯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2年;
5.《应用流体力学》毛根海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12年;
6.《流体力学》丁祖荣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3年;
7.《流体力学》李玉柱 苑明顺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8.《工程流体力学》禹华谦、莫乃榕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