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人体概述——正常人体结构功能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10月15日 ~ 2021年12月24日
学时安排: 9-10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900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
spContent=茫茫宇宙中,时间刻度里,生命是一个奇迹;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到现今高度复杂的系统,而密码就镌刻在我们身体里。《人体概述——正常结构与功能》这一课程通过宏观与微观视角的转换、结构与功能内在关系的探讨,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层层深入地帮助我们解读人体结构的奥秘。 欢迎大家和我们一同走进人体世界。
茫茫宇宙中,时间刻度里,生命是一个奇迹;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到现今高度复杂的系统,而密码就镌刻在我们身体里。《人体概述——正常结构与功能》这一课程通过宏观与微观视角的转换、结构与功能内在关系的探讨,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层层深入地帮助我们解读人体结构的奥秘。 欢迎大家和我们一同走进人体世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人体概述——正常结构与功能》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设立的课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观察到理解"的原则,打破基础医学传统教学体系中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等三门学科的鸿沟,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系统阐述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以及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后续器官系统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借鉴了国外相关的课程体系,主要针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了医学基础知识整合的特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不仅契合学生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着重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临床思维和科研潜力,具有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特点。


授课目标

《人体概述——正常结构与功能》按照我校“理论与实践并重、医学与人文融合、注重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了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形态与功能相依存、进化与发展相一致、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掌握人体基本组织的分类、构成和形态特征,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功能意义。

(二)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辨识人体基本组织的形态特征、各器官系统的重要结构,在活体上准确触摸骨性标志并熟悉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临床应用;以及通过实验理解生理功能的内涵。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结合医疗工作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人体结构初探
课时目标: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系统构成;描述人体结构的基本方法(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基本组织的分类及形态特征;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食物的热价、氧热价与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测定意义;机体散热的方式;体温的概念及其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反馈与前馈)。熟悉: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体温的正常值、正常变异与测定方法;体内的控制系统和非控制系统;细胞连接的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基膜的位置、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结构特点;纤维和基质的形成;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人体基本结构与生理功能
第二节 人体基本组织及功能
第三节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及控制
第四节 解剖位置、术语、方位、轴与面及影像基础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二章 人体的支架及运动
课时目标:掌握: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骨的分类、形态构造和功能;软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及运动形式;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及肌的配布规律;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的的组成、位置和形态;重要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重要肌肉的形态和功能;细胞的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在同一细胞膜传导;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兴奋性变化;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熟悉:长骨的结构和骺的骨化;骨连结的分类;骨发生的两种方式与骨骼生长的关系;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骨盆的连结;肌的命名分类;肌肉收缩的滑行机制理论;兴奋一收缩耦联。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的发生、发育、可塑性和骨组织工程;三种软骨的特点与分布;肌的辅助装置;平滑肌的超微结构。
第一节 人体的外衣—皮肤
第二节 人体的支架—骨组织及骨骼系统
第三节 骨之间的连接工具—骨连结
第四节 运动的源动力—肌组织及骨骼肌系统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三章 生命的维系与繁衍
课时目标: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呼吸道及上皮的结构特点;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消化系的组成、消化管各段及上皮的结构特点;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开口及胆汁排出途径;肝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消化腺的位置、特征及分泌调节;泌尿系统的组成,分部及重要结构的大体形态;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的分布、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体温的正常值、正常变异与测定方法;生殖系统的组成分部及重要结构的大体形态;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熟悉:喉的组成、喉腔的分部;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分叶;肺根的组成;纵隔的概念和分部;肝、胃、胆囊的形态、分部及功能;乳房的构造、位置及临床意义;人胚前期的变化及胚泡植入的过程及意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胎盘的结构和功能;先天性畸形和致畸敏感期。了解:支气管树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气体交换路径;肝血循环及胆汁排出途径;胰的位置、形态和分部及功能;肾段血管、肾段的概念和体表投影;肾的畸形与异常;肾移植的解剖学基础;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精子获能;胚体的形成、胎儿期的主要变化。
第一节 氧气的补给—呼吸系统
第二节 能量的来源—消化系统
第三节 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
第四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体温调节
第五节 生命的繁衍—生殖系统
第六节 胚胎发生发育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课时目标: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及基本概念;心脏的位置、外形、体表投影,心腔的形态结构;全身动脉一级、二级分支分布;浅静脉与深静脉的区别;上、下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程;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属支及临床意义;淋巴系统的组成、分部和配布特点;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和收集范围;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熟悉: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意义;房间隔和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及临床意义;心脏传导系的组成和功能;全身体表可以摸到脉搏或压迫止血的动脉位置;静脉回流的因素和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和导静脉)和形态;红骨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了解:心壁的构造(心外膜、肌层、心内膜)以及结缔组织支架――纤维环;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椎静脉丛的位置和交通;腋淋巴结分群、位置和收集范围;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 脉管系统概述
第二节 心脏
第三节 血管及血液循环
第四节 人体的护卫队—淋巴系统和免疫系统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五章 控制和协调人体活动的“司令部”
课时目标:掌握: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感受器及感觉器官的定义;眼球壁和内容物各部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结膜的形态结构;泪器的组成及泪道的形态、位置和开口;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和作用;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鼓室的形态、位置和交通;前庭蜗器的组成、分部及各部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的分部、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特征;脑和脊髓被膜的形态,位置及形成结构;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脑室系统的形态、位置和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脊神经和脑神经的组成、纤维成分、分支分布;内脏神经的组成及功能;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位置。熟悉:感觉器官的构成、分类及功能;视神经盘和黄斑中央凹的位置、结构特点;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终、行程和分支;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分部;第四脑室脉络丛的组成和功能;蛛网膜下隙、小脑延髓池、终池位置及临床意义;颈内动脉与椎动脉的分布范围;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眶脂体和眶筋膜;眼的静脉和神经;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和作用;内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内脏活动中枢的部位;内分泌腺分类和功能概念。
第一节 揭开神经系统的神秘面纱—初识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
第二节 感觉器官
第三节 躯体神经系统
第四节 自主神经系统
第五节 脑被膜、脑血管、脑脊液循环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细胞生物学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王娅兰.《人体概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张我华,汪维伟.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二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4.刘树伟.人体断层解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孙善全,张绍祥.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林忠文,阙玉玲.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Guyton A.C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12th ed. Saunders/Elsevier , 2011.

9.成令忠,钟翠平、蔡文琴.现代组织学.第三版.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10.高英茂,李和.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1.邹仲之,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Fawcett D W, Jensh R P. Bloom & Fawcett concise histology. 2nd ed. New York: Chaman & Hall, 2002.

13Junqueira L C, Carneiro J. Basis histology.11th ed. New York: MeGraw Hill, 2005.

14Larsen W J.人类胚胎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5Sadler T W. Langman,s medical embryology. 9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4.

16.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 第六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7.龚非力. 医学免疫学. 第四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18Delves PJ, Martin SJ, Burton DR, Roitt IM. Roitt's Essential Immunology. 12th ed. BlackwellPublishers, 2011.

19.金伯泉. 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0.邬于川, 左丽. 医学免疫学.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21Abbas AK, Lichtman AH, Pillai S. Cel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6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ders Company, 2007.

22.唐恩洁. 医学免疫学.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3.王建枝, 殷莲华.病理生理学. 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4.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5.黄宁, 李著华. 病理生理学. 第一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6.卢建,余应年,吴其夏. 新编病理生理学第三版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7.李桂源. 病理生理学.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8.金惠铭,王建枝. 病理生理学. 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9.陈主初. 病理生理学.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0.杨惠玲,潘景轩,吴伟康. 高级病理生理学. 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1Ogoina D. Fever, fever patterns and diseases called ‘fever’-A review.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20114(3):108124

32.唐朝枢. 病理生理学. 第二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33.肖献忠. 病理生理学. 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4.李玉林. 病理学. 第八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5.王娅兰,龙汉安. 病理学. 第一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36Kumar V, Abbas AK, Aster JC, Robbins SL.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9th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 Saunders; 2013.

37Kumar V, Abbas AK, Aster JC.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10th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7.

38.陈杰,周桥. 病理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9Underwood JCE. Carcinogenesis and Neoplasia//Underwood JCE (ed )General and Systemic Pathology.4th 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4.

40.王华民.临床免疫学, 第一版.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

41.宋文刚.医学免疫学. 第一版.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42.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3.李明远,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4.沈关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5Murray PARosenthal KSKobayashi GS 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6th ed. MissouriMosby2009.

46Geo. F. Brooks, Karen C. Carroll, Janet S. Butel. 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6.Microbiology. 25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2010.

47Geroge M. Garrity. Taxonomic Outline of the Prokaryotes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2ed. New York: Springer, 2004.    

48.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9.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增刊):332-340.

50Larry S. Roberts, John Janovy, Jr. GERALD D. SCHMIDT & LARRY S.ROBERTS.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7th edition. U.S.A:Saunders,2005.

51.杨宝峰. 药理学. 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2.杨世杰. 药理学.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3.朱依谆. 药理学. 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4.杨俊卿. 药理学. 第一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5Bertram G Katzung.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12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2012.

56Laurence L Brunton. Goodman and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2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2011.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Q :上课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如何联系授课老师?

A :在【讨论区】留言即可,老师们会及时回复的。

 

Q :获得课程证书的要求是什么?

A :获得课程证书的标准为:60~85分为合格,可以申请课程合格认证证书;85分及以上为优秀,可以申请课程优秀认证证书。


Q
:错过了测试题/作业的提交截止时间该怎么办?

A :开启邮件通知,注意课程公告,尽早按时完成。


其他未涉及到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讨论区】中留言,老师们将会及时解答。


重庆医科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冉建华

冉建华

教授

卓飞

卓飞

副教授

邱国平

邱国平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8700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95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31757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43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