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宝辉教授团队基于多年教师教育与教师教育者培养的经验,携手爱课程,面向中小学教师、师范生以及关注教与学的同行,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一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本课程将从理论(文献学和教育学)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引导学员掌握文献检索与分析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技能,重视实际操作,实用性强,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
(1)教育文献检索与分析的必要性;
(2)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3)教育文献的获取途径;
(4)教育文献的高效管理;
(5)教育文献的阅读分析;
希望各位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文献的检索、管理、阅读、分析与利用的能力与效率。
课程团队
一、教学团队
1、张宝辉,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曲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科学教育学会理事会(ICASE)候任主席。在美国和新加坡学习和工作12年,2011年回国后,连续两届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委员会副理事长。每年主讲《教育研究方法》和《学习科学》中文、双语、和/或英语系列课程。
参与了教师教育慕课课程《如何做创客教育》的申报、课程建设与授课工作。
2、王大盈老师,主讲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理学硕士,连续多年担任陕西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讲座主讲人,主要负责中外文数据库平台功能介绍、电子期刊文献获取与投稿方面的培训,具有多年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文献学知识背景。研究方向为文献检索教育和文献分析。
3、沈霞娟老师,主讲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空军军医大学教研保障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信息化资源设计与开发。熟悉中外文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擅长教育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近年来,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杂志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论文7篇。
二、课程顾问
1、汪琼老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精品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主持参加教育部、科技部五十多个科研项目,中国教育部与英特尔、微软合作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核心教育专家,领衔设计开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终极网络培训课程,已培训教师几十万。
2、安萍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访问学者,理学硕士,宁夏工商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讲师,主持过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等多项课题。
3、王浩老师,现于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工作,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并发表多篇研究成果。
4、卜彩丽老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博士,教学经验丰富,曾获河南师范大学“十佳教学名师”称号,并在C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献计量学类的文献综述。
5、王锦老师,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处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教学与技术研究。
三、课程助教团队
1、曾宁,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
2、沈通,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
3、牛凡洁,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
4、王美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本科生
5、吴燕青,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本科生
四、技术开发团队
1、彭智慧老师,总协调,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张会云老师,编辑兼协调,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3、张海老师,视频摄录兼后期、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4、李林芮老师,美术编辑,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5、王宏忠老师,美术编辑,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6、刘艳玲老师,摄录,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更多免费精彩课程,欢迎选修:
教师能力提升类MOOC专题网站:https://tmooc.icourses.cn
欢迎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MOOC微信公众号
1.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掌握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教育文献类型、熟练掌握检索方法与技巧,能使用相关管理软件进行文献管理、阅读与利用,以提升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提升学员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学会利用学习共同体,与教学同行建立联系,共同学习,互相激励。
课程准备篇
活动0.1 课程适合我吗?
活动0.2 我做好准备了吗?
活动0.3 课程学习小组负责人征集及往期运行经验分享
活动0.4 往期课程回顾与互动资料分享(选修内容,可根据时间与课程进度进行学习)
【猜猜看】谁会和我一起学习?
【谈一谈】我希望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
活动0.5 【写反馈】课前调查问卷
第一讲:“知者无畏”——教师为什么需要教育文献的检索与分析
活动1.0:本章导读 & 签署学习契约
活动1.1:课程缘起
活动1.2:认识教育文献的检索与分析
活动1.3:专访——教育文献的检索与分析
活动1.4:第一讲反思周记
第一讲单元测试
第二讲:“稳扎稳打”——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活动2.0:本章导读
活动2.1: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活动2.2:教育文献的检索技术
活动2.3:教育文献检索结果的评价
活动2.4:第二讲反思周记
第二讲单元测试
第三讲:“沙里淘金”——教育文献的获取途径
活动3.0:本章导读
活动3.1:精通中国知网(CNKI)
活动3.2:精通维普
活动3.3:精通万方
活动3.4:其他教育文献的资源介绍
活动3.5: 第三讲反思周记
第三讲单元测试
第四讲:“一览无余”——教育文献的高效管理
活动4.0:本章导读
活动4.1:常见的教育文献管理软件
活动4.2:认识CNKI E-Study
活动4.3:CNKI E-Study的使用
活动4.4:第四讲反思周记
课程结课大作业:文献检索与分析报告
第五讲:“文中探宝”——教育文献的阅读与分析
活动5.0:本章导读
活动5.1:如何高效阅读教育文献?
活动5.2:如何深入分析教育文献?
活动5.3:教育文献的学术规范与合理引用
活动5.4:第五讲反思周记
第五讲单元测试
课程结课问卷填写 感谢大家配合!!!
课程结课问卷
本课程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师范生以及关注教育学的同行。希望您能: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操作技能,譬如可以安装/卸载软件,上网等;
2.具备积极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与批判接受的习惯。
本课程的评价分为以下3个部分:
课程讨论(30%):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回复的数量总共达15条及以上。MOOC平台默认只有回复这个部分的讨论才能计入成绩。本课程每一小节都会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
单元测验(40%):每次测验包括10个题,每题2分,共20分。每次测验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允许尝试3次,取最高成绩。本课程一共有4次章节测验(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五讲)。
课程作业(30%):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参见每次作业说明。课程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6个。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为,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获0分,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系统默认互评下的学生作业成绩,每个得分项去掉最低最高分取平均分,然后相加。本课程一共有1次课程作业。
总成绩60分-84分合格,85分及以上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证书收费:100元/人
说明:从2019年10月开始,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不再提供免费证书
[1]阿琳·芬克, 齐心. 如何做好文献综述[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2]劳伦斯・马奇, 布伦达・麦克伊沃, 马奇, et al.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菲利普·钟和顺.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M]. 2015.
[4]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J].人民教育,2007(06):49-52.
[5]张宝辉,胡立如,李鹏飞,秦健.“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应用实践——基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06):36-48.
[6]曹俏俏,张宝辉,刘永贵,梁乐明.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6):51-61.
[7]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4):67-75.
[8]沈霞娟,张宝辉,王群利.基于日记的师范院校研究生反思能力及培养研究——以《学习科学(双语)》课程为例[J].教学研究,2018,41(06):17-25.
[9]卜彩丽,张宝辉.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09):93-106.
[10]曾宁,张宝辉,李鹏飞.国内学分银行发展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终身教育研究,2019,30(03):49-56.
[11]沈霞娟,张宝辉,曾宁.国外近十年深度学习实证研究综述——主题、情境、方法及结果[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5):111-119.
[12]曾宁,张宝辉,王群利.近十年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的对比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5):27-38.
1. 怎么报名,怎么选课?
你需要先有爱课程网或者网易云课堂的账号(两者选一即可),然后从“中国大学MOOC”课程清单中选择“基础学科”,找到我们的课程图标点击,再点“开始学习”,就看到"你已加入"了。
*如果您是爱课程网或网易云课堂的新用户,注册成功后一定要“选课”,才能成为课程的学生。
*请在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爱课程网或者网易,每次等陆前请确认)登陆学习,本课程不再提供合并同一用户不同账户学习成绩的服务。
2.怎样学习?
MOOC课程本质上是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用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抄送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及时查看。
*学习者需要按照指定日期完成测验和作业,才能正常获得成绩。本课程因系统原因不允许逾期补交作业。请网速有问题的学员提前提交作业,不要等到最后几分钟才交作业而造成提交不成功。
3.这门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燥?
本课程用理论结合实践,多以案例分析呈现课堂内容,相信会给学员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也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支持学习者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实践,改进自身教学。
为了您的进步与课程顺利开展,我们希望您:
一、每周确保2-3小时学习课程资料,2-4小时参与课程讨论、同伴互评;
二、积极参与课内活动与讨论、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不吝惜分享您的宝贵经验;
三、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四、为保证顺畅沟通,请尽可能用中文与他人交流;
五、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六、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
七、严禁将本课程的测验和考试题以及答案在互联网上发布,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