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E-Prime作为全球通用的实验编程系统,其优越的结构化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使其成为众多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研究编程软件中最为简单、最普遍使用的实验编程软件。E-Prime也唯一成为脑电、眼动、近红外、磁共振等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前沿科学研究设备所标配的刺激呈现软件。E-Prime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最初的语言学、心理学的应用扩展到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设计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因此,E-Prime作为一个行为学实验和前沿研究技术实验的编程工具软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和掌握。本课程将带你进入E-Prime编程世界,通过独创的实验编程理论的传授,形成你实验程序设计的理论体系;通过实验案例的枚举,拓宽你实验程序设计的思维和视野;通过编程技术的演绎,提升你编程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
E-Prime作为全球通用的实验编程系统,其优越的结构化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使其成为众多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研究编程软件中最为简单、最普遍使用的实验编程软件。E-Prime也唯一成为脑电、眼动、近红外、磁共振等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前沿科学研究设备所标配的刺激呈现软件。E-Prime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最初的语言学、心理学的应用扩展到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设计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因此,E-Prime作为一个行为学实验和前沿研究技术实验的编程工具软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和掌握。本课程将带你进入E-Prime编程世界,通过独创的实验编程理论的传授,形成你实验程序设计的理论体系;通过实验案例的枚举,拓宽你实验程序设计的思维和视野;通过编程技术的演绎,提升你编程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E-Prime作为全球通用的心理实验编程系统,已成为脑电、眼动、近红外、磁共振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前沿科学研究设备所标配的刺激呈现软件,E-Prime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运用在语言学、心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设计学等诸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正被越来越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的师生需要和掌握。
而本课程的核心——实验编程,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专业学生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课程从实验程序设计的模式化方法、E-Prime基本实验设计技术与数据处理、E-Prime高级设计技术与Inline编程、E-Prime高端应用技术这四大模块深入浅出地演绎E-Prime的编程技术,扫清实验研究中的绊脚石,化解实验编程的愁团,培养实验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拓宽实验程序设计的视野,提升实验编程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课程主要具有如下特色和亮点:
- 原创性:作者创立了一套心理实验程序设计模式化方法——“12345理论”,用于指导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程序设计便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全面性:本课程内容全面,涵盖E-Prime基本实验设计技术、高级实验技术和高端应用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操作到高端应用,由浅入深地逐一介绍。
- 实用性: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课程内容全面系统,编程示例丰富详实,技术讲解步步详尽深入细致,既适合初学者自我学习,又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自我提升。
授课目标
(1)掌握一套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模式化理论,培养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拓宽实验程序设计的视野,提升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2)学会E-Prime文本型、图片型、语音型、视频型四种心理实验类型的基本设计方法;
(3)掌握E-Prime四种基本实验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4)感悟、领会并应用实验程序设计的精髓——(E-Prime)刺激的随机化设计技术;
(5)学会脑电、眼动、磁共振的E-Prime实验编程方法与技术。
课程大纲
实验程序设计的“12345理论”
1.1 心理实验程序设计概述
1.2 实验过程、实验类型与设计原则
1.3 实验程序的设计模式
1.4 实验控制 “五要素”
E-Prime基本实验设计技术
2.1 E-Prime简介
2.2 开启你的第一个实验设计
2.3 练习模块的制作与过渡界面设计
2.4 中文材料的替换
2.5 E-Prime数据处理
2.6 E-Prime刺激的抽样方式
2.7 Experiment元对象的设置
2.8 E-Prime刺激的呈现机制
2.9 E-Prime图片、音频和视频实验设计
E-Prime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3.1 并联模式与串联模式的实验设计
3.2 相嵌模式的实验设计
3.3 平衡模式的实验设计
E-Prime扩展运用——Inline编程
4.1 数据类型、变量和数组
4.2 E-Prime常用函数及命令
4.3 流程结构控制语句
4.4 内部控制与程序调试
E-Prime实验设计的随机技术
5.1 E-Prime结构设计中的随机技术
5.2 E-Prime随机的函数
实验材料的随机设计技术
6.1 实验材料的逐种呈现设计技术
6.2 实验材料的逐个呈现设计技术
6.3 同种材料不连续呈现设计技术
6.4 材料呈现有间隔要求设计技术
脑电的E-Prime编程
7.1 Mark和Mark标记的方法
7.2 BP、Neuroscan、ANT脑电的Mark标记
7.3 属性设置非Inline编程的Mark标记方法
眼动的E-Prime编程
8.1 眼动实验E-Prime编程的一般方法
8.2 Eyelink眼动仪的E-Prime编程
fMRI的E-Prime编程
9.1 Block Design与Event Design
9.2 fMRI E-Prime实验的有关设置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对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验作简单了解或能参与体验一下相关实验。
参考资料
- 指定教材:曾祥炎. 《E-Prime实验设计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参考书籍:冯成志. 《E-Prime从入门到精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参考书籍:E-Prime USER’S GUIDE. Sara Burgess, U.S.A: 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 Inc.,2002.
- 参考书籍:E-Prime Reference GUIDE. Sara Burgess, U.S.A: 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 Inc.,2002.

- E-Basic Help:E-Prime "Help"菜单中的“E-Basic Help”,为Inline编程中的Basic语言的帮助子程序,可以浏览或查找Inline编程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帮助。

- 网站支持Support:进入E-Prime官方的技术支持网站“https://support.pstnet.com/hc/en-us” ,在“Search”中输入关键词,可以查找到相关的E-Prime设计与编程的丰富详实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也可以通过注册,向E-Prime技术支持进行咨询。

常见问题
1、本课程的实验设计以目前运用比较多的2.0版本进行操作和设计。建议大家安装2.0较高的版本,如2.0.10.356,稳定性和兼容性都比较好,或至少安装2.0.10.182的版本。同一电脑可以兼容安装1.0、2.0和3.0版本的E-Prime。
2、本课程的样例程序有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程序打开的原则是:高版本E-Prime可以打开低版本的E-Prime程序,低版本E-Prime则不能打开高版本的E-Prime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