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动、怎么动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运动心理学》这门课程,系统地讲述了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本课程围绕着“运动促进身-心-脑统一”这一主题,从如何让自己动起来,动起来对我们心理和生理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运动会有这些好处等方面展开讨论。同时,本课程还增加了运动与儿童发展、运动延缓老年人衰退等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动、怎么动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运动心理学》这门课程,系统地讲述了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本课程围绕着“运动促进身-心-脑统一”这一主题,从如何让自己动起来,动起来对我们心理和生理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运动会有这些好处等方面展开讨论。同时,本课程还增加了运动与儿童发展、运动延缓老年人衰退等人们关注的话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将从专业角度解释运动产生效益的机制,并用实际案例去阐述运动对儿童、老人和普通人群的身体、心理和大脑的巨大影响。 我们将用最生活的语言、最实际的案例,和你一起探索运动的好处。
授课目标
1.能阐述运动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好处及久坐的危害;
2.根据所学内容,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运动指导方案;
3. 解析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4. 至少学会一种心理技能,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
5.利用学习动机、目标设置和学习迁移等理论,将其应用于教学或实际生活中。
课程大纲
绪章 人类为什么要运动?
课时目标:绪章单元目标:解释运动的好处及久坐的危害
0.1人类为什么要运动?
0.2 Introduction of PST
第一章运动动机
课时目标:第一章单元目标:利用学习的知识,可以为自己和他人设置循序渐进的运动目标
1.1先定一个小目标!
1.2 如何让我们的运动热情爆表?
1.3 运动学渣也能变为学霸吗?
1.4 谁来为我们的运动表现背锅?
1.5 对运动成瘾说不!
第二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
课时目标:第二章单元目标:解释学习迁移的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2.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2 反馈也是一门艺术
2.3 从羽毛球到网球
第三章 运动与脑
课时目标:第三章单元目标:阐述运动对大脑的作用,尤其是认知的作用
3.1 健身不仅仅是健“身”?
3.2 运动居然可以“治病”?
3.3 运动员真的头脑简单吗?
3.4精细运动也可以健脑
第四章 运动与儿童发展
课时目标:第四章单元目标:解析为什么运动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4.1 为什么要关注儿童运动?
4.2 运动可以健脑吗?
4.3 运动会影响学习成绩吗?
4.4 为什么常青藤青睐运动特长生?
4.5 如何为儿童制定运动计划?
第五章 运动与老年衰退
课时目标:第五章单元目标:了解人老年人的特点,并制定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案
5.1 我们如何变老?
5.2 运动是否能延缓记忆衰退?
5.3 运动如何让生命热情永不凋谢
5.4 益寿延年之法宝
第六章 运动与自我
课时目标:第六章单元目标:能阐述自我决定论,并举例说明运动对自我决定论的作用
6.1 为什么我动不起来?
6.2 为什么运动越来越流行?
6.3 为什么运动令人自我感觉良好?
6.4 为什么运动可以让人“脱胎换骨”?
6.5 如何让自我驱动力爆棚?
第七章 运动与情绪健康
课时目标:第七章单元目标:掌握运动调节情绪的原理,并能准确描述运动促进精神类疾病恢复的作用机制
7.1 身体真的可以影响心理
7.2 面对压力,我们该如何管理?
7.3 运动告诉大脑,焦虑是一种认知错误
7.4 运动让我们挣脱抑郁的枷锁
第八章 运动与心理行为干预
课时目标:第八章单元目标:至少会熟练一种心理技能,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8.1 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技能了解吗?
8.2 如何有效放松?
8.3 如何提高我们的注意力?
8.4 如何克服我们的焦虑?
8.5 如何提升我们的运动技能?
第九章 运动与心理康复
课时目标:第九章单元目标:至少能说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并能举例说明运动对这些心理障碍的积极作用
9.1 注意力缺陷障碍怎么办?
9.2 瘾君子如何拿回自己的主动权?
9.3 如何走出产后抑郁?
9.4 如何在灾后快速恢复心理状态?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专业知识:本课程适合所有对运动促进身心健康感兴趣的学生,建议学生预先了解运动动机、运动技能的基本理论知识。
2.信息素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在线图书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查找、收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完成课程相关互动及提交课程作业。
参考资料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约翰.瑞迪 《运动改造大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王小春《运动与心理健康》,科学出版社,2022.

以上书籍当当网或者部分实体书店均有售。
最新前沿文献,可在讨论区给老师留言获取。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授课方式;
A : 本课程以在线学习为主,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进度安排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具体课时安排请参见通告;
Q : 课堂交流规则:
A : 1. 无论是参与在线讨论、提交作业、邮件沟通、参加线下见面会等,都应使用专业、礼貌的语言与同伴及教师交流。
2. 按照课程进度安排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及时提交作业、参与线上交流等。未及时完成各学习任务将按考核要求扣除相应学分。
Q : 教师答疑以及作业反馈等规划:
A : 单元测验及讨论区教师反馈计划:
各位同学,关于学习安排,您将定期收到课程通知。与学习有关的疑问或建议,任课老师在开课期间初步定在每周四进行答疑,请大家关注讨论区内容,谢谢大家。
Q : 有关讨论区互动帖子的要求:
A : 参与帖子数量要求:学生需参加至少60%的由教师发起的单元讨论帖子才能计算讨论成绩。
参与帖子的质量要求:论坛帖子的长度至少包括30个字数,指出你对所讨论问题的原始分析与评价,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他人观点。
Q : 课外学习资源
A : 各位同学可以关注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关于运动认知心理学的公众号:“心身一统”,公众号二维码详见通告。
Q: 课程考核方式
A:1.考核总分:满分100,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合格。
2.考核要求:实行过程性评价(单元测验、课程讨论)与总结性评价(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课程成绩构成如下:单元测试30%,单元讨论20%,期末考试50%。
其中单元测试在每章课程结束后,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方式对课程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课程讨论是在每章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在“课堂交流区”定期发布讨论内容,要求至少回复60%以上由教师发起的帖子,每个回复帖子的字数至少30个字;期末考试在所有章节学习结束后进行。
3. 申请证书要求:按时按量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单元测试、单元讨论和期末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认证证书。成绩≥60分可获得合格证书,成绩≥85分可获得优秀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