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影响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也就是对现象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描述,并且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人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彼此。这门课程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阐释个体在社会中如何受到群体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当我们想到社会影响时,首先想到的是各种直接说服的例子,也就是一个人想尽办法来改变另一个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广告宣传,广告通过声音、画面、信息的传递影响观众对产品的态度。这些直接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过对社会心理学家来说,社会影响的范畴远比一个人意图改变另一个人的行为要宽泛得多。社会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它还包括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外在的行动。另外,社会影响还有其他很多形式,有时候仅仅是他人的出现,就能对我们造成影响。甚至,有些时候他人并未真正出现,我们仍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从更细微的层面上,我们每个人都深受社会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
本课程的内容从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出发介绍人是如何受到社会或群体的影响的。(1)社会思维,着重探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社会信念和判断 、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2)社会影响,着重探讨我们如何彼此影响和联系,深刻剖析社会影响的威力。涉及态度与行为的文化根源、社会服务的力量、说服的原理和群体影响等内容(3)社会关系,着重探讨我们彼此如何发生联系,分析人与人之间感受和行为的正负极性:偏见、攻击、吸引与亲密和利他。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有关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变化发展之原理和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利用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及测量技术等间接的方法观察了解人的社会行为,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或热点社会现象的理解。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获得和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阐释问题的思考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
(2)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的理论思辨思路和应用能力;
(3)学生在熟练掌握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4)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该课程是研究社会中人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律性,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们心理健康。
作为线下学习的重要补充,线上学习要求学生每周观看课程视频,完成线上作业、测验与讨论。
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
1.马克·伊尔斯,《从众效应:如何影响大众行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美)戴维.迈尔斯,《看不见的影响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3.(美)阿伦森,(美)威尔逊,(美)埃克特著,侯玉波,朱颖等译,《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4.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 著,邓羽,肖莉,唐小艳 译,《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
5.罗伯特·西奥迪尼,《说服》,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 。
6.(美)尼拉 R.布兰斯科姆,罗伯特 A.巴隆,《社会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7.(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国工信出版社,2016年。
8.(美)埃略特.阿伦森 提摩太.D.威尔逊 罗宾.M.埃克特著,候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2年。
9.道格拉斯.肯里克、史蒂文.纽伯格、罗伯特.西奥迪尼等著,谢晓非等译,《西奥迪尼社会心理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