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物理与人文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5月13日 ~ 2019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7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课程秉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强烈使命感,致力于非理工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教育,注重建立物理概念的物理图像,采用不用数学的概念式教学,培养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辨证分析与科学认知。
课程秉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强烈使命感,致力于非理工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教育,注重建立物理概念的物理图像,采用不用数学的概念式教学,培养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辨证分析与科学认知。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我们的时代是科学与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以极高的速度发展,又推动社会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我们的世界观、改变我们的思想,在我们分析社会问题时发挥作用。在《物理与人文》这门课程里将依托物理学的发展,探究科学对生活、社会、哲学等人文领域的影响,通过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向大家介绍一点物理学史、自然哲学、科学方法方面的内容。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有深思过治理人类的艺术的人,都深信帝国的兴亡依赖于他们的青年人所接受的教育。所以,有理由相信崇尚科学,学习科学是我们对于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内在驱动,也是我们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根本。这也是期望大家学习这门课的原因。

成绩 要求

60~79分合格,80~100分优秀

课程大纲
科学方法——经验与理性
1.1从天文学早期发展谈起
1.2科学方法
原子论
2.1原子观念
2.2原子到底有多小
2.3原子论对事物的解释
2.4原子唯物论
牛顿运动定律
3.1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
3.2牛顿和牛顿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
4.1认识万有引力
4.2恒星的演化
4.3牛顿世界观
能与熵
5.1能量是什么
5.2能量守恒与转化
5.3热力学第二定律
5.4熵增加定律
电磁辐射
6.1光的本性
6.2电磁波理论的建立
6.3电磁波谱
6.4臭氧枯竭
6.5全球变暖
狭义相对论
7.1两朵乌云
7.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7.3相对性原理
7.4光速不变原理
7.5时间的相对性
7.6时间旅行
7.7空间和质量的相对性
7.8能量有质量,质量有能量
广义相对论
8.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困难
8.2非欧几何
8.3广义相对论及其实验验证
8.4引力波与引力透镜
8.5爱因斯坦其人
探寻地外智能
9.1还有没有其他“地球”?
9.2还有没有其他智能存在?
原子的内部
10.1原子核
10.2放射性衰变
10.3聚变和裂变
10.4链式反应
量子论
11.1光的量子化
11.2电子的波动性
11.3量子观念
11.4后牛顿革命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赵峥,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2)美Art Hobson(著),秦克诚、刘培森、周国荣(译),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第四版,翻译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

3)蒲实等,爱因斯坦和他所发现的宇宙-相对论世纪系列文章,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6期

4)倪光炯、王炎森,物理与文化——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5)裔式铤,文科物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伟

李伟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