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你了解国粹京剧吗?你知道京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你是否觉得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是如此熟悉又陌生?这门课将用你听得懂的方式告诉你有关京剧的各种知识,带你进行一段美好的戏曲之旅。
你了解国粹京剧吗?你知道京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你是否觉得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是如此熟悉又陌生?这门课将用你听得懂的方式告诉你有关京剧的各种知识,带你进行一段美好的戏曲之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这门课是关于京剧的一门“全景式概观”课程,它在有限的时间里,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京剧的历史、行当、声腔、伴奏、舞台、道具、流派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这门课的老师不是戏曲专业出身,却是迷恋戏曲几十年的一位发烧友和研究者,数十年利用业余时间演唱京剧、伴奏京剧、研究京剧、书写京剧。通过这门课,你可以了解到一种带有讲者温度的知识。这些知识除了来自京剧权威研究资料外,还有一些来自讲者对京剧界资深人士的采访,以及讲者自身对于京剧的感悟。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按照百分制计算,60分到79分为合格,80分到100分为优秀。其中单元测试占30%,单元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30%,讨论占10%。
课程大纲
戏剧、剧种与京剧
课时目标:简要了解什么是戏曲,戏曲的起源以及符合哪些特征才是戏曲。了解剧种是如何形成的,京剧的近亲剧种之间的相似性。了解京剧形成的历史。
1.1 什么是戏曲
1.2 戏曲与剧种
1.3 京剧的形成
生旦净丑演绎人间百态——京剧的行当
课时目标:明白京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类型化的,即四个行当生、旦、净、丑。不同的行当表现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人物。每个行当中有又细致的划分。
2.1 什么是行当
2.1 生行之老生
2.3 生行之小生
2.4 生行之武生
2.5 生行之红生、娃娃生
2.6 旦行之青衣、花旦、刀马旦
2.7 旦行之花衫、武旦、老旦
2.8 净行脸谱
2.9 净行之铜锤、架子、武花脸
2.10 丑行、“反串”
戏要怎么“听”——京剧的声腔与音乐
课时目标:这一章主要教大家如何“听戏”,明白京剧声腔的基本构成西皮和二黄,以及二者的区别。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文武场”各自的伴奏特点。简单介绍京剧演唱的“味儿”,演唱中对于字音的讲究。
3.1 声腔板式——京剧总是慢腾腾的吗?
3.2 西皮和二黄的区别
3.3 京剧的伴奏——“文武场”
3.4 京剧音乐在影视中的应用
3.5 京剧的“味儿”——演唱与音韵
五彩缤纷的舞台和人物——京剧舞台、道具与服装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帮助大家了解京剧的舞台以及京剧道具、服装使用、穿戴的一些规范。
4.1 京剧的舞台
4.2 京剧的道具——“砌末”
4.3 京剧演员的服装——“行头”
京剧之美何处寻——虚拟性与程式化
课时目标:本章简要介绍京剧的形式美特征,了解以不变应万变的京剧程式的组成以及在京剧中的运用,理解京剧表演的规律以及如何欣赏京剧的“美”。
5.1 京剧美之精华——形式美
5.2 丰富多彩的虚拟手段
5.3 包罗万象的京剧程式
5.4 于细微处见精神——程式的灵活运用
精彩纷呈的流派赏析(一)
课时目标:通过对老生行、小生行一些代表性流派的视频、音频的欣赏,了解流派创始人的艺术经历、艺术特点、代表剧目、审美取向、对后世的影响等。
6.1 老生之谭派
6.2 谭家对谭派之继承和发展
6.3 老生之余派
6.4 老生之杨派(一)
6.5 老生之杨派(二)
6.6 老生之马派
6.7 小生之叶派
精彩纷呈的流派赏析(二)
课时目标:通过对旦行、净行一些代表性流派的视频、音频的欣赏,了解流派创始人的艺术经历、艺术特点、代表剧目、审美取向、对后世的影响等。
7.1 旦行之梅派(一)
7.2 旦行之梅派(二)
7.3 旦行之程派(一)
7.4 旦行之程派(二)
7.5 净行之金派
7.6 净行之裘派
尾声:说说票友与票房
课时目标:了解京剧发展史上的一大现象——票友与票房,了解票友和专业演员的关系,了解票友对京剧发展的贡献。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苏移主编:《中国京剧史(1790——1949)》,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版。
郑传寅:《中国戏曲》,长江出版传媒、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杨晓辉、何群、齐欢编著:《京剧音乐基础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年版。
叶秀山:《古中国的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琦:《京剧形式特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张永和、钮骠、周传家、秦华生:《打开京剧之门》,中华书局2009年版。
吴同宾、周亚勋:《京剧知识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