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在共同的思想史背景下,审读艺术作品及其思想原点。在法律图像的解读中,艺术作品不单纯作为审美对象,而是作为思想的具象获得理解的。在解读图像的过程中,课程遵循思想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从古希腊罗马直至现代。在思想与画像交织的学习旅程中,我们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有了理性的支撑。
本课程在共同的思想史背景下,审读艺术作品及其思想原点。在法律图像的解读中,艺术作品不单纯作为审美对象,而是作为思想的具象获得理解的。在解读图像的过程中,课程遵循思想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从古希腊罗马直至现代。在思想与画像交织的学习旅程中,我们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有了理性的支撑。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传统法律理论、思想和历史的学习,多以文字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作为教学资料,少数涉及图像资料的学习,图像的功能也仅限于辅助文字文献。为探索法律理论、思想和历史的新的教研方法,本课程参读美学、艺术史学、图像学中的视觉形象和研究方法,探索图像不仅作为法理学新的教学资源,同时以法律图像为线索,在共同的思想史背景下,借鉴艺术图像学研究方法,解读图像中的法律主题及其蕴含的历史和思想,建立法律思想史的艺术观念史参照系,建立以图像为主体的法律理论研究,从而获得一种新维度的法律理论认知。
这些解读内容涉及古希腊法律思想,基督教中的法律思想,启蒙时代的古典自然法思想,实证的和功利主义法律思想,历史法学家的法律思想,以及现代法学家法治思想等等,同样涉及古希腊罗马艺术图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图像,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图像,新古典美术作品中的图像,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图像,也包括部分的中国古代艺术图像和政治法律思想。
课程以经典文献的解读为基础和脉络,通过引入艺术作品、艺术图像和其他影视资料,一方面,借助感性资源教授理性的、抽象的知识和理论,遵循了学习和认知的规律;另一方面,将法律历史、思想和理论的学习放置在更大的思想史和艺术史的视域之中,对于传统的法律基础理论教学是一种革新,同时也更适于线上教学的形式。
成绩 要求
结课成绩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 平时测验30%:单选+多选
· 平时作业30%:基本知识简答
· 结课考核40%:选择恰当艺术图像,可从任一角度解读(800字)
最终评价分为两等
· 合格成绩:60分以上
· 优秀成绩:80分以上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图像解读的“主观”与“客观(2)了解法学学习中的文字与图像
达维德与苏格拉底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画作“苏格拉底之死” 的创作背景与画面构图(2)了解文献中的苏格拉底之死,罪名、情节与评价(3)理解苏格拉底“正义是主体自身特质”的观点(4)比较哲学王的献身与革命者的献身
2.1 画作苏格拉底之死:达维德画对了吗?(上)
2.2 画作苏格拉底之死:达维德画对了吗?(下)
拉斐尔与柏拉图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哲学主题中以柏拉图为核心的画面构图及其寓意(2)了解神学主题中以柏拉图为核心的画面构图及其寓意(3)了解诗学主题中以柏拉图为核心的画面构图及其寓意(4)了解法学主题中以柏拉图为核心的画面构图及其寓意(5)理解古典正义理论中正义的客观框架
3.1 签字厅主题壁画中的柏拉图主义(上)
3.2 签字厅主题壁画中的柏拉图主义(下)
伦勃朗与亚里士多德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正义女神的寓意符号和专属物件(2)理解古典正义理论中均等的含义(3)了解画家伦勃朗的生平及创作风格(4)理解亚里士多德“自足不是孤独”的观点(5)比较艺术家的“幸福”与亚里士多德中道的“幸福观”
4.1 正义女神的天平与古典正义理论的均等
4.2 艺术家的幸福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米开朗基罗与基督教法律思想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识别画作“创世纪”中各图像表达的圣经“罪罚”故事(2)理解现代法律层面对“罪”的界定(3)理解基督教罪罚观念中的意念和身体(4)理解《新约》相对《旧约》惩罚观念的变化 (5)了解《圣经》中的契约观念(6)比较宗教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异同
5.1 画作创世纪中的罪罚与契约(上)
5.2 画作创世纪中的罪罚与契约(下)
杰罗姆与罗马政制的美化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罗马法中一次成功的奴隶交易需要满足的视觉效果(2)了解卢梭、黑格尔、卢卡奇等关于奴役、物化的思想理论(3)了解杰罗姆《罗马奴隶》风格与创作意图(4)了解建筑物背后的心理动机:奥勒良墙、角斗场、图拉真记功柱等 (5)理解思想家们如何从政治结构解释罗马的强大(6)理解马基雅维利为什么推崇罗马好战和勇猛?
6.1 画作奴隶交易:艺术一定要呈现美吗?(上)
6.2 画作奴隶交易:艺术一定要呈现美吗?(下)
德拉克洛瓦与卢梭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画面构图及所表达的自由思想(2)理解爱弥尔通过教育过程获得的自由(3)理解《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对社会整体自由状态的理解(4)理解古典自然法理论“自由不是任意,而是限制”的观点(5)了解洛克关于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社会契约的论说 (6)了解密尔《论自由》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等主要观点
主权者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图像中被美化和神化的主权者形象(2)了解巴洛克艺术与王室宫廷对雍容华贵审美风格的追求(3)了解霍布斯“利维坦”,画面构图与象征(4)理解原典中的利维坦人格形象(5)理解利维坦必要但危险的“无限权力”
8.1 主权者:凸显一个权势人物的画法
8.2 利维坦: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人形巨兽
圆形监狱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边沁圆形监狱的具体设计(2)了解边沁的功利主义原理与实证主义的法律观(3)了解贝卡利亚之于边沁的影响(4)了解梵高《绕圈的囚徒》,画面构图和创作背景(5)理解贝卡利亚的人道刑罚理念(6)理解教育之于犯罪预防的价值
9.1 监狱的设计:痛苦与人道如何共存(上)
9.2 监狱的设计:痛苦与人道如何共存(下)
马斯登•哈特利与孟德斯鸠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马斯登•哈特利《一个德国军官的肖像》,画面构图及象征 (2)了解罗马法的历史研究之于当时德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渊源(3)了解法国历史学家安托万•基扬所绘德国民族精神的肖像(4)了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写作背景与主要观点(5)了解孟德斯鸠所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之下法的精神(6)了解孟德斯鸠所论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之于法律精神的影响(7)了解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8)了解 19世纪法国绘画中的东方题材
18.1 精神肖像(上)
18.2 精神肖像(中)
18.3 精神肖像(下)
现代艺术与现代思想中的“事实”与“真实”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从印象派绘画到现代绘画作品,写实主义的变化(2)了解毕加索《卡思维勒像》《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中的变形构图及其含义(3)比较:弗兰克揭示的美国司法过程中的“真相”,和毕加索诚实记录的真实的观看过程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