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人体寄生虫种类繁多,它们是感染人类的重要病原体,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寄居在人体引起寄生虫病。及时、准确诊断寄生虫病对于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带你学习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为你描述寄生虫长什么样? 我们该通过采集什么样本和采用哪种方法来诊断寄生虫病?寄生虫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治?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而又可怕的寄生虫世界。
人体寄生虫种类繁多,它们是感染人类的重要病原体,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寄居在人体引起寄生虫病。及时、准确诊断寄生虫病对于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带你学习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为你描述寄生虫长什么样? 我们该通过采集什么样本和采用哪种方法来诊断寄生虫病?寄生虫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治?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而又可怕的寄生虫世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寄生虫病例的减少,导致临床工作中对寄生虫病的忽视,由此所引发的漏诊、误诊病例屡见不鲜;同时,我国输入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病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另外,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是我国面临的长期挑战。对寄生虫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基础。本课程通过讲授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流行与防治等专业知识,结合大量寄生虫大体和显微镜下形态视频,为检验专业学生准确诊断寄生虫病提供指导,同时为大众普及寄生虫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防治方法,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课程参照《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经典教材《人体寄生虫学》,结合临床检验工作中检验标本的来源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重新编排。每章的核心知识以教学视频的形式重点讲解,形态学内容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补充,需拓展的知识提供PPT或者其他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供习题、测验及讨论论坛,供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对标使用,助力学习者进一步拓展、应用和整合知识。
本课程主要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业本科生、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及社会大众。
授课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寄生虫生活史的关键节点,能够对常见寄生虫的形态进行鉴别,学会常用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并了解寄生虫的免疫学诊断技术。
成绩 要求
需按时完成以下考核内容:
1、单元习题30%
2、课堂讨论10%(学生需要在老师发布的课堂讨论,即“课堂交流区”的主题讨论进行回复,获得讨论题满分:20分)
3、期末考试60%
单元测验+课堂讨论+期末考试=总成绩100分
单元习题+课堂讨论总分40分,低于20分不能参加期末测试。总成绩60分及以上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课程大纲
总论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记忆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生活史和感染期等基本概念。2)知道寄生虫生活史各发育阶段与临床检验和临床医学的关系。3)描述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性。(2)技能目标小组学习能力:通过think-pair-share讨论模式,引导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分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寄生虫病防控成效的讲解,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同时增加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
1.1寄生虫的定义及对人体的危害
1.2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1.3临床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1.4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医学寄生虫概述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认识医学线虫、吸虫、绦虫、原虫形态共同特点。 2) 记忆医学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生活史异同。3) 描述医学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病的临床表现。4) 学会应用医学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技能目标:1) 利用大学慕课自建线上课程、视频及微信公众号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大学慕课讨论区提问答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医学线虫概述
2.2医学吸虫概述
2.3医学绦虫概述
2.4医学原虫概述
粪便检查常见寄生虫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认识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点并能鉴别各种虫卵。认识 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与包囊的形态。2) 记忆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基本过程并归纳生活史要点。3) 描述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临床表现。4) 学会应用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5)阐述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的防治措施及方法。 (2)技能目标:1) 利用大学慕课自建线上课程、视频及微信公众号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大学慕课讨论区提问答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寄生虫流行病学解放前后对比及国内外对比,知道我国建国后寄生虫病防控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同学们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学生为实现全民健康做出自己贡献的情感。
3.1似蚓蛔线虫
3.2毛首鞭形线虫
3.3蠕形住肠线虫
3.4钩虫
3.5粪类圆线虫
3.6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
3.7华支睾吸虫
3.8布氏姜片吸虫
3.9卫氏并殖吸虫
3.10日本血吸虫
3.11溶组织内阿米巴
3.12蓝氏贾第鞭毛虫
血液检查常见寄生虫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认识常见疟原虫红内期、丝虫、锥鞭毛体的形态结构并能鉴别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2)记忆疟原虫、丝虫、锥虫的生活史基本过程并归纳生活史要点。3)描述疟原虫、丝虫、锥虫病的临床表现。4)学会应用疟原虫、丝虫、锥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5)阐述疟疾、丝虫、锥虫病的防治措施及方法。(2)技能目标:利用雨课堂与同学实时互动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史学习,来思考并推导其引起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1)以研究疟疾而获“诺奖”的科学家事迹及屠呦呦为研究抗疟药潜心研究20年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中外科学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弘扬医学奉献和献身精神。中药防治疟疾取得巨大成功事实,坚定学生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2)以“一带一路”医疗援助作为引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结合国家战略开拓国际视野。
其他取材部位可见寄生虫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认识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虫、旋毛形线虫、曼氏迭宫绦虫的形态结构。2)记忆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虫、旋毛形线虫、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基本过程并归纳生活史要点。3)描述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虫、旋毛形线虫、曼氏迭宫绦虫病的临床表现。4)学会应用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虫、旋毛形线虫、曼氏迭宫绦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5)阐述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虫、旋毛形线虫、曼氏迭宫绦虫病的防治措施及方法。(2)技能目标:1)利用大学慕课自建线上课程、视频及微信公众号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史学习,来思考并推导其引起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3)大学慕课讨论区提问答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讲授钟惠澜为中国基本控制黑热病的流行做出重要贡献的事迹,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科学创新及无私奉献精神。
5.1弓形虫
5.2广州管圆线虫
5.3阴道毛滴虫
5.4利什曼原虫
5.5旋毛形线虫
5.6曼氏迭宫绦虫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
参考资料
吴忠道,汪世平,主编。《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第3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
诸欣平,苏川,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李朝品,高兴政,主编。《医学寄生虫图鉴》,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Foundation of Parasitology,9th edition,Gerald D.Schmidt & Larry S.Robert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