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画论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6日 ~ 2024年10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中国画论课程是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的中国画系开始设置的。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这门课首先在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华东艺专的中国画专业中开设,由俞剑华教授授课,此后发展成为美术学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相关研究、教育、应用领域有着持续的影响力。中国画论课程为理论教学课程,重点讲授历代经典画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初步掌握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思维能力与理论素养。
中国画论课程是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的中国画系开始设置的。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这门课首先在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华东艺专的中国画专业中开设,由俞剑华教授授课,此后发展成为美术学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相关研究、教育、应用领域有着持续的影响力。中国画论课程为理论教学课程,重点讲授历代经典画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初步掌握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思维能力与理论素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理论体系齐全,具有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中外美术史、论、评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中国画论课程长期以来注重史论结合、理法结合两大特点——既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创新和优势。

画论教授过程中,指导老师并非将画论与画史割裂而单纯介绍,注重史论结合,在画史发展历程中探讨画论观点,以画论观点佐证画史发展;在画论学习中还须强调理法结合,学习研究某一时代的画论,必须联系这一时代的绘画实践,而对于绘画实践情况的深入把握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绘画创作能力。

授课目标

一、育人目标

本课程旨在系统学习传统中国画理论,在经典文献的研习中,参悟前人的思想与智慧,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梳理中国画论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思维能力与理论素养。

成绩 要求

中国画论课程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通过考试与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满分100分:

1. 线上课平时成绩,20分:考查视频学习、在线学习笔记、每节课的课后思考题等。

2. 线下课平时成绩,30分:考查课堂发言、随堂练习、专题研究等。

3. 结课考试,50分:线下闭卷考试。

课程大纲
先秦两汉——中国画论萌芽时期
课时目标:诸子哲学、文论等著作中,已有论画的片言只语,本意不在论画,而是借论画以喻道,阐述其哲学观点或学术思想。
1.1 导言
1.2 先秦两汉(上)
1.3 先秦两汉(下)
魏晋南北朝——中国画论重要开始时期
课时目标:顾恺之、宗炳、王微、谢赫等人提出了系统的人物、山水画理论,成为我国绘画理论奠基者。
2.1 魏晋南北朝01 曹植、陆机、王廙论画
2.2 魏晋南北朝02 顾恺之1
2.3 魏晋南北朝03 顾恺之2
2.4 魏晋南北朝04 宗炳《画山水序》
2.5 魏晋南北朝05 王维《叙画》
2.6 魏晋南北朝06 梁元帝《山水松石格》
2.7 魏晋南北朝07 谢赫《画品》(上)
2.8 魏晋南北朝08 谢赫《画品》(下)
2.9 魏晋南北朝09 姚最《续画品》
唐五代——中国画论成熟时期
课时目标:这个时期的中国画论与绘画之繁荣相应,也有新的发展,比魏晋南北朝更细致、更深入、更系统。
3.1 唐五代画品01 彦悰《后画录》
3.2 唐五代画品02 李嗣真、窦蒙 论画
3.3 唐五代画论03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3.4 唐五代画论04 王维 张璪 论画
3.5 唐五代画论05 荆浩《笔法记》上
3.6 唐五代画论06 荆浩《笔法记》下
3.7 唐五代画论07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
3.8 唐五代画论08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中国绘画史

参考资料

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张曼华著,《中国画论史》,广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俞剑华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全二册)(修订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俞剑华著,《中国画论选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葛路著,《中国画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积寅著,《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南京艺术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张曼华

张曼华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