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通风与空调工程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8月31日 ~ 2023年11月07日
学时安排: 4~6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人类自远古时代就有通风的意识和手段,空调是在通风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适宜的通风空调系统是营造“舒适+健康”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本课程正是通过系统阐述通风与空调工程知识以实现认知和运用的一门学科,并随着建筑精细化设计要求的提高,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从业者和使用者关注和运用。课程主题包括:通风空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优化。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有通风的意识和手段,空调是在通风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适宜的通风空调系统是营造“舒适+健康”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本课程正是通过系统阐述通风与空调工程知识以实现认知和运用的一门学科,并随着建筑精细化设计要求的提高,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从业者和使用者关注和运用。课程主题包括:通风空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优化。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系统阐述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重点包括全面通风、局部通风(罩)的工作原理、除尘净化机理与设备、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湿空气的热湿处理、空调系统的构成、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理论教学与研讨,再结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强化知识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通风空调基本理论,把握通风空调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获得针对不同室内环境需求采用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的认知与能力。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与工业建筑通风空调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备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透过工程表象探究知识理论的思维,让学生一定程度了解通风空调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全面(局部)通风、除尘净化、冷(热、湿)负荷、空气热湿处理、系统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正确表述系统水力工况与全年运行等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获取有效解决方法和结论的能力;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掌握计算(负荷、风量、水力、气流组织等)原理和方法,能够初步设计通风空调系统、设备选型及制定运行方案;

课程目标4:能够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通风空调需求,按照需求制定系统方案,并进行比选和择优;

课程目标5:熟悉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流程,了解相关规范,充分考虑实践因素,理解行业工程师责任;

课程目标6:掌握通风空调自主学习的方法,具有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归纳总结的能力。


成绩 要求

平时成绩 40% :作业,权重0.4;测试,权重0.4;其它权重0.2(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等);

实验成绩 10% :实验预习,权重0.2;实验操作,权重0.4;实验报告,权重0.4;

期末成绩 50% :选择、判断、简答/作图、计算权重分别0.3、0.1、 0.15和0.45。


课程大纲
序章 导论
课时目标:本章为课程导论,概述性地介绍了:1、课程的发展历程,从工业到民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技术特征;2、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未来该专业技术的主导方向;3、课程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和达成目标;
1.1 通风空调的定义、组成与分类
1.2 当前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3 课程体系与目标
第一章 控制污染物的通风方法
2.1 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2.2 污染物传播机理
2.3 控制标准及防治措施
2.4 通风概述
2.5 通风气流组织
第二章 局部通风
2.1 概述
2.2 密闭罩
2.3 柜式排风罩
2.4 槽边排风罩
第三章 全面通风
3.1 全面通风(常见形式)
3.2 全面通风换气量的确定(一)
3.3 全面通风换气量的确定(二)
3.4 热风平衡计算(风量平衡)
3.5 热风平衡计算(热量平衡)
3.6 事故通风
第四章 自然通风
4.1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一)
4.2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二)
4.3 自然通风的计算
第五章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5.1 风管水力计算
5.2 风管设计相关问题(一)
5.3 风管设计相关问题(二)
第六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6.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6.2 湿空气的焓湿图
第七章 空调负荷计算及送风量
7.1 谐波反应法计算围护结构冷负荷
7.2 室内热源、湿源的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与湿负荷
7.3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第八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
8.1 空气的热湿处理途径
8.2 湿空气在冷表面上的冷却降湿
8.3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
8.4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8.5 吸收剂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
第九章 空气调节系统
9.1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9.2 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
9.3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9.4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9.5 变风量空调系统
9.6 集中空调系统的分区处理
9.7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第十章 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
10.1 空调房间气流分布规律
10.2 空调房间气流分布计算
第十一章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1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11.2 全空气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
第十二章 系统的消声、测定与调整
12.1 噪声的主观评价与室内噪声标准
12.2 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
12.3 风系统参数测量
12.4 风系统风量平衡
第十三章 通风空调颗粒物净化
13.1 颗粒物的特性
13.2 除尘效率和除尘机理
13.3 重力沉降室和惯性除尘器
13.4 旋风除尘器
13.5 袋式除尘器
13.6 静电除尘器
13.7 除尘器的选择
13.8 洁净室悬浮气溶胶浓度控制要求和洁净度级别分类
13.9 悬浮气溶胶的特性及空气过滤器机理
第十四章 防排烟系统
14.1 基本概念
14.2 防烟系统
14.3 排烟系统
14.4 系统部件
第十五章 能源应用系统
15.1 辐射空调、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15.2 蓄能空调和低温送风系统
15.3 可再生能源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15.4 “双碳”时代下,暖通专业的历史使命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设备


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①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空气调节》(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②孙一坚、沈恒根.《工业通风》(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主要参考书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0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012

③陆耀庆.《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其他学习资源

①朱颖心, 暖通空调(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THU08051000351/4230910,学堂在线


南京工业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童艳

童艳

njty

陆青松

陆青松

讲师

张广丽

张广丽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