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古典舞训练(二)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10月27日 ~ 2021年12月03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古典舞训练(二)》课程是舞蹈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教授以基础能力、技术技巧为强化训练的“基本功课程”,以风格纯正化为强化训练的“身韵”系列课程等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以及“拧倾、圆曲”的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和训练基本技能。课程教学旨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古典舞风格特点和审美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手眼身法步”和“形神劲律”的基本配合,通过对各种动作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在舞姿和动作过程中贯穿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美感意识,初步具备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教学与研究能力。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性和审美性概括为“形、神、劲、律”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用现代人审视的角度来诠释传统中人体艺术美学的规律,是从内到外、从形到神、从力度到动律的既矛盾又统一的现象中提炼的法则认识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舞演员,除了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术技巧之外,还要具备在古典舞特有的艺术规范和审美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即身法和韵律,培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与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珍惜中华舞蹈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奋斗目标。

课程目标2: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属性、风格特点、审美特征和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掌握体态上的“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以及手眼身法步和形神劲律的基本配合;体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能运用其运动方式和规律,表现出“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  

课程目标3: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和训练技能,掌握“手眼身法步”和“形神劲律”的基本配合,通过对各种动作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在舞姿和动作过程中贯穿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美感意识,以及分组讨论、学习、创作、表演等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具备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教学、排练和艺术实践等能力。

课程目标4: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舞风格特点和审美规范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国内外舞蹈教育、特殊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动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舞蹈教育研究,培养与提高既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有博爱情怀和奉献精神、热爱舞蹈教育、特殊教育及残疾人康复事业、勇于创新、协同合作职业素养和能力。


成绩 要求

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包括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课堂讨论以及视频学习共占比65%,期末考试占比35%,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属性、风格特点、审美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理解;对“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以及“形、神、劲、律”交融统一的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身韵部分强化训练
课时目标:1.了解动律元素包括:提、沉、冲、靠、含、腆、旁提等;2..掌握中国古典舞的舞姿与基本动律,将控制、舞姿、身韵三者相结合,使动作的内涵性和韵律感增强;3.能运用柔美的动作作为感情路线,表现其组合特有的性格特点,用呼吸带动动作,把握动作的转换、身法的连接,将功能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体现了特有的民族审美情趣。
1.1 提沉组合
1.2 含腆组合
1.3 冲靠组合
1.4 横拧组合
1.5 旁提组合
单一技术技巧
课时目标:1.理解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是通过旋转、翻身、跳跃、控制等等动作进行体现的,其质量的衡量标准由动作的数量、动作的难度以及动作在形态、感觉上的流畅协调的完美体现所决定。单一技术技巧一般是指在一种动作状态下,完成一个或连续性的旋转、翻身、跳跃、翻腾、地面等动作;2.掌握翻身以及控制技术动作的正确技术要领;3.能运用技术技巧将内在性情与精神动力相结合,达到功性两全,体现出娴熟的质感美。
1.1 踏步翻身
1.2 控制动作
把杆部分强化训练
课时目标:1.理解在把杆部分训练中,对腿的软度、开度、柔韧性、爆发力、控制力和对髋关节的运动规格、活动幅度都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了严格有规律的专业训练,为舞蹈中的舞姿控制、技术技巧的完成提供了全面的保障;2.掌握腿在做动作时,有主力腿和动力腿的区别,主力腿是支撑身体运动的腿,要负责动作时的重心平衡、身体稳定,同时还要负担大幅度动作的力量,负担动作的腿,便是动力腿,包括腿的抬落、吸起、伸出、收回、环动、弹腿、踢腿等动作;3.能运用把杆部分的训练方法加强自身的柔韧性与控制力。
1.1 擦地组合
1.2 蹲组合
1.3 小踢腿组合
1.4 单腿蹲组合
1.5 弹腿组合
1.6 腰组合
1.7 控制组合
1.8 大踢腿组合
复合技术技巧
课时目标:1.理解复合技术技巧的训练亦遵循从单一到复合的规律,而且在不同节奏、速度、力度、幅度要求上展示其灵巧、明快、抒情、流畅等性质,突出表现性,从而产生一定的语言性,扩大舞蹈本体不仅在肢体上的极限,而且激发情感的张力,增强艺术表现力;2.掌握复合技术技巧的规律性衔接与其动势规律相一致的身法性连接动作,在有效地配合中,寻求肢体转换能力的高度协调性,体现出娴熟的质感美。从原地到行进,从单一到复合,是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技术技巧之一,复合类技巧无论是教学还是在表演方面都是一个难点;3.能运用技术技巧将内在性情与精神动力相结合,达到功性两全,体现出娴熟的质感美。
1.1 旋转复合技巧
1.2 跳跃复合技巧
综合运用
课时目标:1.了解综合运用是将单一的技术与连接的动作加以组合,变为具有语言性的训练组合;2.理解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通过旋转、翻身、跳跃、翻腾、地面等动作进行体现的,其质量的衡量标准由动作的数量、动作的难度以及动作在形态、感觉上的流畅协调的完美体现所决定;3.掌握技术技法与身法的和谐统一,把握中国古典舞“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美学原则;3.能运用不同个性和情绪组合动作进行训练,使学生手、眼、身、步和形、神、劲、律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整合和提升,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1.1 控制组合
1.2 旋转组合
1.3 跳跃组合
1.4 翻身组合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一)主要参考书

1.王佩英主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刘玉珍主编.《中国古典舞形体训练方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3.唐满城 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修订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4.杨凤琴,郭春敏,柳文杰.《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二)网络资源

1.中国舞蹈网站:https://www.chinadance.cn

2.中国艺术文化网站:https:// https://www.chinaacn.co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https://www.gov.cn/fwxx/bw/whb/

4.中国土豆网站:https://www.tudouNaN

5.中国优酷网站:https://www.youkuNaN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陆心怡

陆心怡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