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2025春-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08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2周,共16周 已有 395 人参加
立即参加
spContent=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何以千古不绝?其中又蕴藏了哪些瑰宝精华?几经沉浮,几度沧桑。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它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带你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何以千古不绝?其中又蕴藏了哪些瑰宝精华?几经沉浮,几度沧桑。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它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带你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五千年而未曾断绝,至今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发生摩擦、碰撞和融合,但其精髓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当今社会,构建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亟需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代圣贤那里汲取营养。本课程将带领大家以真实不妄的态度“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

本课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基本理论篇,概要地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构成,并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及当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篇是核心理念篇,具体阐释了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勤俭廉政、舍生取义、仁爱孝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师重道等十二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经典文本为据,以古今案例为辅,深入浅出,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辨析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当代价值,切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到今的精神内核,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筑就每一个中国人挺立的精神人格。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第三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三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四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上)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下)

第四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

第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讲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6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6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第六讲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第七讲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七讲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讲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8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8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第八讲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九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九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第十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第十一讲 精忠报国

11 精忠报国(上)

11 精忠报国(下)

第十一讲 精忠报国

第十二讲 以民为本

12 以民为本(上)

12 以民为本(下)

第十二讲 以民为本

第十三讲 天下大同

13 天下大同(上)

13 天下大同(下)

第十三讲 天下大同

第十四讲 勤俭廉政

14 勤俭廉政(上)

14 勤俭廉政(下)

第十四讲 勤俭廉政

第十五讲 舍生取义

15 舍生取义(上)

15 舍生取义(下)

第十五讲 舍生取义

第十六讲 仁爱孝悌

16 仁爱孝悌

第十六讲 仁爱孝悌

第十七讲 和而不同

17 和而不同

第十七讲 和而不同

第十八讲 敬业乐群

18 敬业乐群

第十八讲 敬业乐群

第十九讲 诚实守信

19 诚实守信

第十九讲 诚实守信

第二十讲 自强不息

20 自强不息

第二十讲 自强不息

第二十一讲 厚德载物

21 厚德载物

第二十一讲 厚德载物

第二十二讲 尊师重道

22 尊师重道

第二十二讲 尊师重道

展开全部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南京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张亮

张亮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