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门课程主要聚焦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授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社会建设中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进的壮阔征程,也呈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担当作为。
通过系统学习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历史使命,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及我国发展的战略安排等一系列重大论断的内涵与意义,清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的内在逻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系统阐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学习,增进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性科学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提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具体目标可分为三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全面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有着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更加科学的运用。
2.能力目标
提高当代大学生贯彻落实和领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等能力,以更好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更加全面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中国社会状况和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蓄积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得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结论;使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闭卷考试,平时30%+期中20%+期末50%
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大学生慕课(在线时长、在线讨论18个、单元测试18个)70%+考勤、课堂表现30%,按实际成绩的30%计入成绩。
期中成绩:课程社会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按20%计入成绩。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等类型,满分为100分,按实际成绩的50%计入成绩。
导论
第一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十一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十三章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第十四章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第十五章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七章 全面从严治党
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之前,应对以下知识有初步了解: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部分,要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辩证法部分,要掌握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结构和经济发展规律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时,要了解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了解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如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过程,调节着生产和交换。此外,还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一定的认识,包括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
二、中国近现代史
1.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同时,要清楚近代中国各个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局限性。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等因素。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三、毛泽东思想
理解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而毛泽东同志是其主要创造者。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中,毛泽东围绕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作出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等。毛泽东思想不仅是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更是内在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要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要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等)、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还要熟悉“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成功实践(如香港、澳门的回归)。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了解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运用的,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区域和贫富差距。
五、当代中国国情
1.经济现状
了解中国经济的规模和结构。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要知道中国的产业结构,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同时,要清楚中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情况,如 5G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政治制度
熟悉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要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劳动权利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清楚它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和运行机制,包括法律的制定、重大决策的产生等过程。此外,还要对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有所了解。
3.文化和社会现状
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承。中国文化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在社会方面,要清楚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等)、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领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挑战等。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6.《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7.《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9.《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3年合订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10.《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1.《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2.《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3.《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7.《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
18.《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2年合订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20.《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2022年版。
2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2.《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3.《习近平书信选集》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24.《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25.《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
26.《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
27.《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28.《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0.《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3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2.《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33.《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34.《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5.《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36.《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37.《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38.《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9.《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40.《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4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6.《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