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理论性强,主要关系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安全,确保平衡,保证不破坏,不变形超标,并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控制造价。对理论的理解,对真实结构的判断和分析,对工程实体的应用,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与实验教学,并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个部分。总共15个章节。本部分教学包括10个章节,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每周3个学时,14周,共计42学时。
《建筑力学》在学习和吸收了国内外同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广泛推广和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促进了学生对建筑力学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与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相关主讲教师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
学习重点有: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系的平衡计算、轴向拉压杆的计算、平面弯曲梁的计算。
学习难点有:受力图的绘制;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应用;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平面弯曲梁的强度计算。
考核方式为每周一测、每个单元综合应用,期末综合测验。
1、.课程预期受众的定位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在校学生以及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企业和社会人员
2、课程预期受众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员初步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计算和应用;能正确使用力学公式进行平衡计算,进行强度判断和刚度计算;能正确使用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进行施工措施安全保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面向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优质应用型人才。
考核方式 | 权重 | |
平时 | 每周一练 | 20% |
单元测验 | 20% | |
综合练习 | 20% | |
期末考核 | 40% |
序号 | 章节 | 课时 | 时长/分钟 |
1 | 第1章 绪 论 | 2 | 20 |
2 | 第2章 结构的简化与受力分析 | 6 | 140 |
3 | 第3章 几何组成分析 | 2 | 20 |
4 | 第4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 8 | 180 |
5 | 第5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 2 | 20 |
6 | 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 6 | 180 |
7 | 第7章 剪切和扭转杆的强度计算 | 2 | 20 |
8 | 第8章 平面弯曲 | 8 | 200 |
9 | 第9章 组合变形 | 4 | 40 |
10 | 第10章 压杆稳定 | 2 | 20 |
合计 | 42 | 840 |
1、《理论力学》,重庆建筑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版
2、《建筑力学》,沈养中,陈年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
3、《建筑力学》,柳素霞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建筑力学》,屈钧利 韩江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5、《理论力学》,蒋沧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6、《材料力学》,王春香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结构力学》,李家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建筑力学》,李前程、安学敏、赵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