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2月24日 ~ 2019年07月06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7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对政策、战略、规划、建设项目及其他活动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课程从基本概念、技术方法进行介绍,重点讲解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方法(大气、水、土壤、噪声等)。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对政策、战略、规划、建设项目及其他活动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课程从基本概念、技术方法进行介绍,重点讲解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方法(大气、水、土壤、噪声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讲解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污染源评价,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预测方法,尤其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影响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尤其是大气、地表水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



授课目标

    课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讲解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污染源评价,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预测方法,尤其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影响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尤其是大气、地表水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



 


成绩 要求

    考核方式:总成绩=单元测验(50%)+单元作业(50%)。完成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60分)的可获得合格,成绩优秀(>=85分)的可获得优秀。

具体要求如下:

     ①单元测验(50%):每次单元测验包括10个题目(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入总分

单元作业(50%):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参见每次作业说明。


课程大纲

1环境影响评价概论(2学时)

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基本功能和重要性;

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法律依据;

3) 了解环境影响的定义和分类;

4)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

重点: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评价的标准体系

 

2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学时)

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3)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分类和遵循的原则。

重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

 

3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3学时)

      (1)不同环境要素评价因子

(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3)掌握水体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4)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重点:大气;水体的质量评价方法;

难点:大气质量指数;水体质量指数


4. 环境影响识别及工程分析3学时)

1)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

(2)掌握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

3)掌握工程分析主要内容;

4)掌握污染源评价基本方法。

重点:环境影响识别方法;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难点:工程分析的主要程序;等标污染负荷法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学时)

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2)掌握大气污染源调查和现状评价;

3)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熟悉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

5)熟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6)了解大气污染物和大气扩散过程;

7)了解开发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重点:高斯连续点源模型及应用;评价等级的划分及评价的工作程序

难点:高斯连续点源模型及应用

 

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学时)

1)掌握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2)掌握水质模型的标定;

3)熟悉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理解湖泊水质数学模型;

5)了解地表水体的污染源和自净模型;

6)了解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重点:河流的一维、二维水质模型;评价等级的划分及评价的工作程序

难点:河流一维、二维水质模型及应用

 

7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4学时)

1)掌握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2)掌握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3)掌握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4)熟悉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5)了解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重点:土壤农药积累模型和土壤侵蚀模型,土壤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

难点:农药模型和侵蚀模型及应用

 

8环境噪声影响评价(4学时)

1)掌握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2)理解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3)熟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

4)了解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5)了解噪声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

重点:点源噪声的衰减及评价的工作程序

难点:点源噪声的衰减及评价等级的划分


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学时)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重点:对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减少或改善生态环境策略和措施

    难点: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10.环境风险评价(2学时)

1)掌握环境风险评价基本概念;

2)掌握环境风险评价基本程序;

3)熟悉工作程序和要求;

重点:环境风险评价识别及工作程序

难点:环境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建议先修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数学建模等专业基础课。

参考资料

1.《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环境质量评价》,郑有飞等,气象出版社2008,6

3.《环境评价》,陆雍森,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 ,国家环境总局,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环境风险评价》,胡二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6.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开始系列教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常见问题

Q: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A:这是一门专业课,重点在于看PPT,听视频讲解,看书总结三个步骤执行,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外,课后要多看看书,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Q:学习这门课程有哪些参考资料可供参考?

A:我们在这么课程的所有教学单元中,都将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讲稿、教学课件以PDF格式上传,并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都上传了该教学单元的授课视频,除此之外,还列出了基本参考教材,有这些教学资源作参考,足以高质量完成学习,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Q: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章节都要讲吗?

A:不是。我们所采用的教材涉及到十多章内容,视频只涵盖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的几大模块,作为本课程重点内容。

 

Q:课程的学习时间是多长?

A: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了强化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这门课程安排了32学时的教学时间,由于是录制视频,时间有所压缩,一般学习其中理论知识的至少32学时。课后看书,查阅资料做作业就看个人时间安排了。

 

Q:光看视频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了吗?

A:可以,但只是部分。这是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所提供的视频资料,主要便于学生在学习阶段对知识有基本地认识,回头针对视频所讲内容,要求看书学习。要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还需要线下开展查阅资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赵晓莉

赵晓莉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