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提升经济学能力和素养。
在知识维度上,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理解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掌握经济学中的重要模型。
从能力维度而言,使学生能够应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家庭厂商和国家的行为,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素养维度上,增强学生应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自考和探索的素养。从思政维度上,培养学生具有家国天下、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富强民主、人民至上等时代价值观念。
一、线上成绩说明:
1.在线单元测验,占总成绩的40%;
2.在线作业,占总成绩的40%
3.积极参与讨论,占总成绩的20%。在“课堂讨论区”参与讨论一次记两分,回帖10个及以上可以获得满分。
二、线上成绩最终占比
线下参与课程的同学,最后的线上总成绩计入课程综合成绩,占比10%。
在线课程不颁发证书。
导论
0.1经济学是什么
0.2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0.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1需求
1.2供给
1.3市场均衡
1.4弹性理论
1.5供求分析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2.1效用理论概述
2.2无差异曲线
2.3预算约束线
2.4消费者均衡
2.5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3.1企业
3.2生产函数
3.3短期生产函数
3.4长期生产函数
3.5短期成本函数
3.6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4.1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4.2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4.3竞争厂商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5.1垄断
5.2垄断竞争市场
5.3寡头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6.1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6.2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6.3劳动和工资
6.4 土地和地租、资本和利息
第七章 一般均衡论和效率
7.1一般均衡
7.2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上)
7.3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下)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8.1市场失灵
8.2外部性和微观经济政策
1. 《微观经济理论(上下)》,安德鲁·马斯-克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第1版;
2.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8版;
3.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著,梁小民 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