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家畜育种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1月20日 ~ 2019年12月04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48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畜牧发展,良种为先。《家畜育种学》课程,将带你一起认识畜禽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了解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利用畜禽良种,提升我国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
畜牧发展,良种为先。《家畜育种学》课程,将带你一起认识畜禽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了解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利用畜禽良种,提升我国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家畜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也是畜牧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介绍家畜和家禽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家畜的起源与驯化、家畜的生产性能与测定、种畜的选择原理与方法、个体种用价值评定的技术与方法、家畜品种的基本要求、新品种、新品系和配套系培育的基本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在动物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实践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成效,先后主持培育了天府肉鸭、天府肉鹅、天府肉猪、天府肉鸡等通过国家审定的配套系以及天府黑兔、天府乌骨鸡、天府肉羊等系列新品系,还参与培育了凉山半细毛羊、简州大耳羊等新品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四川省重中之重培育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四川农业大学的《家畜育种学》课程,2003年列入学校优质特色课程建设,2005年批准列入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7年,启动《家畜育种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由主持或参与培育天府肉鹅、天府肉鸡和天府肉猪的育种专家李亮教授、王继文教授、赵小玲教授和唐国庆教授主讲,选用本校猪育种专家李学伟教授副主编的《家畜育种学》教材,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家畜育种学》等为参考,带你一起走进动物育种的奇妙世界!

四川农业大学《家畜育种学》在线开放课程,重点聚焦动物育种核心理论的关键技术环节,介绍12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家畜育种概述及理论基础、家畜育种的对象、家畜生产性能测定、数量性状选择的原理与方法、育种值估计原理与方法、质量性状选择原理与方法、选配的原理与方法、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杂种优势利用的原理与方法、育种工作的组织与育种规划、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家畜育种新技术。

课程共设置学习视频30节,单元测试10次,期末测试1次,同时提供视频之外的课程相关材料供大家学习。希望大家认真观看教学视频,课后广泛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及时完成课程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与互动,顺利完成课程学习!


授课目标

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国内外家畜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系)培育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新方法、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了解制订育种规划、实施育种方案的基本原则,培养独立分析处理育种资料的能力和素质。


成绩 要求

平时测试(40%)+平时作业(10%)+讨论(10%)+考试(40%)=综合成绩(100%)。

注:

①平时测试:包含每周自测与作业互评。即每周学完相关知识点的自测,作为平时成绩,占40%;同时需完成每周的作业互评(含自己完成、评判其他学员成绩),占10%;

②课题讨论:学习过程中,参与课堂讨论,占10%(需在课堂交流区回复达10次);

③期末考试:全部完成课程各单元的理论学习后,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占40%。

总成绩100分。


课程大纲
(一)(二)
(一)
0 导论
1.1 家畜育种简介
1.2 育种在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
2.1 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2 家畜品种的形成与分类
2.3 家畜的主要性状
(三)(四)
(三)
3.1 性能测定的概念及意义
3.2 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实施
3.3 家畜的主要生产性能及测定方法
(四)
4.1 数量性状选择的基本概念
4.2 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4.3 选择效果估计与提高选择效果的思路
4.4 数量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五)(六)
(五)
5.1 个体育种值估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选择指数的概念及应用
5.3 BLUP育种值估计的线性模型
(六)
6.1 质量性状的选择方法
7.1 选配的概念与和分类
7.2 选配的效应与用途
7.3 亲缘程度的评定
(七)(八)
(七)
8.1 品系的种类与培育方法
8.2 新品种培育的方法
9.1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和杂交方式
9.2 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
(八)
9.3 配套系的培育与利用
10.1 育种工作的组织与育种规划
11.1 畜禽遗传资源及研究方法
11.2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九)
(九)
12.1 胚胎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12.2 转基因技术与动物与育种
12.3 动物分子育种新进展
(十)(十一)
期末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者应具有《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相关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1] 刘榜. 家畜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 张沅. 家畜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 赵兴波. 分子诊断与动物分子育种[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4] 李宁. 家养动物驯化与品种培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5] 李宁. 猪、鸡重要经济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四川农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亮

李亮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