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时代背景为知识引入,从旅游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两个方面,旅游经营者、行政管理部门、游客三个主体视角出发,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有关旅游合同、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与领队、旅游安全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内容的知识讲授和应用分析。重点讲授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旅游经营者责任、旅游行政管理与市场监督、旅游合同法律知识、旅行社设立经营规范、导游领队的权利与义务,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旅游纠纷解决途径、旅游投诉受理与处理制度、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核心要义,了解旅游法规的核心概念,培育法治意识,提高分析旅游行业热点法律问题的应用能力,强化旅游职业道德。课程特色包括:①课程思政生动融入教学内容。利用漫画元素重现热点案例,深入浅出剖析法规知识和思政精神;②课程体系完整。遵循教学规律、紧扣课程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核心法律知识设计教学内容、配套课堂讨论、完善课程习题,建立完整的线上教学课程体系。③课程内容实时更新。课程融入《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体现依法治国、依法治旅的时代精神。
1.总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能够正确认识与判断旅游行业领域与未来执业过程中遭遇的各类法律纠纷,熟练理解旅游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掌握分析旅游行业与未来执业中旅游法律热点问题的基本能力,养成应用法律思维分析法律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能够灵活应用《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协调处旅游纠纷、旅游突发事件。
2.思政目标
通过在文明旅游、游客权利、导游义务、经营者义务、资源保护等领域的课程思政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知法懂法公民意识,树立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职业意识。
3.知识目标
3.1理解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战略意义和职业担当。
3.2理解《旅游法》法律框架,熟悉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发展原则。
3.3掌握旅游合同的订立程序、生效条件、履行原则、违约责任,并能灵活应用上述旅游法律制度解决从业中的合同法律纠纷。
3.4掌握旅行社的设立、经营规范、质量保障等法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上述旅游法律制度完成旅行社的经营、解决从业中的法律问题。
3.5掌握导游权利与义务、导游和领队的执业规范;并能灵活应用上述旅游法律制度导游服务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3.6掌握旅游安全管理与旅游突发事件管理制度,明确旅游责任保险管理制度,并能灵活应用上述旅游法律制度解决从业中的法律问题。
3.7掌握旅游纠纷的概念,依法完成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旅游投诉处理等。
4.专业技能目标
4.1依法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4.2自觉遵循导游和领队执业规范的能力;
4.3预防旅游违法行为产生,应急处理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
4.4依法处理旅游纠纷,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力。
总构成:单元测试(40分)+课程讨论(10分)+考试成绩(40分,结课考试)+课后作业(10分)=综合成绩(100分)
分项构成
2.1单元测试与课后作业要求:测试题是对在线学习效果的检测,所有检测任务点均需填答,答错将扣除相应分数;
2.2课程讨论要求:在“课堂交流区”的讨论方能计入成绩,在其他讨论区的讨论不计入成绩;发表或回复有效讨论数不少于10条,同时对课程进行评价;
2.3考试要求:完成课程结课考试,60分合格,85分以上优秀。
2.4后台数据会有观看视频时长误差,故课程视频学习不作为成绩参考。
《2022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政策与法律法规(第七版)》 ,2022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中国旅游出版社,202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新修订)》,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11;
文旅部、四川省文旅厅等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典型案例发布(旅游市场、未成年人保护、优秀案例等);
中国旅游报等典型旅游案例材料发布;
其他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