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要表现的临床二级学科,病种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比较复杂,不易辨识,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而且皮肤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相对其他临床学科而言很不一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学时有限,部分要求掌握的病种学生不一定能碰到。因此,本课程将由从事临床多年的专业医生采用慕课的形式,通过大量的临床图片和病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你走入皮肤性病学的精彩世界。
课程教学内容总共8周,每周1个主题,包含6-10个授课视频,每个视频10分钟左右。课程将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包括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病的临床表现、皮肤组织病理学及皮肤性病的治疗,各论按照感染性皮肤病、动物性、变态反应性及瘙痒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与色素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和皮肤科常用技术的顺序进行讲解。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还能学习到皮肤科前沿的实验室、影像学和外科学技术以及医院采用的各类激光、美容技术。
本课程主要适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及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及社会大众,参照“十三五”规划教材第9版《皮肤性病学》和经典教材《皮肤病学》和《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内容涵盖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本课程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结合现代医学进展,对皮肤性病学进行深入探讨给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或人员提供讲解深入浅出、理解精确到位、基础知识体系完备、便于学习和利用的在线教育平台,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适应时代的需要。
1.掌握皮肤性病学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
2.能认识急危重皮肤病及了解处理原则;
3.掌握皮肤性病科常规的检查方法;
4.在正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考核成绩由3部分构成,单元测验占40%,为客观题;期末考试占40%,客观题;平时课堂讨论占20%。采用百分制计分,综合成绩90及以上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
第1单元 皮肤性病学总论
1.1皮肤性病学导论
1.2皮肤的结构1-表皮
1.3皮肤的结构2-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
1.4皮肤的功能
1.5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1.6皮肤组织病理学
1.7皮肤性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1.8 皮肤性病的系统药物治疗
第1单元测试
第2单元 感染性皮肤病(病毒、细菌、真菌)
2.1单纯疱疹
2.2水痘和带状疱疹
2.3疣和传染性软疣
2.4脓疱疮
2.5麻风
2.6真菌性皮肤病概述
2.7皮肤癣菌病
2.8甲真菌病
2.9念珠菌病
第2单元测试
第3单元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3.1 接触性皮炎
3.2 特应性皮炎
3.3 湿疹
3.4 荨麻疹类疾病
3.5 药疹
第3单元测试
第4单元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4.1 银屑病
4.2 红斑狼疮
4.3 皮肌炎
4.4 硬皮病
4.5 天疱疮
4.6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4单元测试
第5单元 动物性、皮肤附属器疾病
5.1 疥疮
5.2 寻常痤疮
5.3 脂溢性皮炎
第五单元测试
第6单元 皮肤肿瘤
6.1痣细胞痣
6.2血管瘤与血管畸形
6.3脂溢性角化病
6.4光化性角化病
6.5 Bowen病
6.6基底细胞癌
6.7鳞状细胞癌
6.8原发性皮肤T淋巴细胞瘤
第六单元测试
第7单元 性传播疾病
7.1概论
7.2梅毒1-临床表现
7.3梅毒2-诊断和治疗
7.4淋病
7.5尖锐湿疣
7.6生殖器疱疹
第七单元测试
第8单元 皮肤科常用技术
8.1实验室技术1
8.2实验室技术2
8.3皮肤影像学
8.4皮肤外科技术
8.5皮肤美容技术
8.6皮肤激光技术
第八单元测试
各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
1.《皮肤性病学》第9版,张学军 郑捷,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辩,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皮肤病学》,朱学骏,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视频中会采用网络中的一些图片,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跟我们课程团队联系。
2.本课程所有视频一般都有标清、高清、超清三种格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网速进行选择。
3.讨论区会定期发布大家感兴趣问题,或请各位同学自行发起讨论话题,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4.由于系统和设置可能出现不兼容,为了保证成绩正确上传,请大家在电脑上用谷歌浏览器进行测验和考试。
5.对于普遍性疑问,我们将会通过公告形式统一回复,请大家注意公告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