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知识、基本的研究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法知识以及研究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助力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科创竞赛等项目的顺利开展,树立投身心理学的专业志趣。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知识、基本的研究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法知识以及研究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助力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科创竞赛等项目的顺利开展,树立投身心理学的专业志趣。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围绕西南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和轨道交通行业特色,助力“交通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培养能够胜任未来轨道交通领域需求的交通心理研究及心理健康服务人才。课程聚焦轨道交通心理及心理健康研究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层面:学生熟知心理科学的研究过程,选定恰当的研究课题、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组织实施,撰写研究报告等。
能力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揭示其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升深层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养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具有社会担当与人格健全、职业操守与专业才能、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成绩 要求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线上学习成绩=视频学习(单元测验)(60%)+讨论发言(20%)+期末考核(20%)。鼓励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欢迎同学们随时入课。
【视频学习、单元测验】共16次,随课程发布,为客观选择题,每次单元测验5分。单元测验的总分最后折算为课程60%。这部分的满分60分。
【课程讨论】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3条及以上。老师会在每周都会设置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发表看法 。满分20分。
【期末考核】共1次。期末考试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分20分。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科学与心理学研究
1 科学研究的特征
2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与功能
3 心理科学研究的类型
4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 心理学研究的学科性质
3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伦理与行为规范
1 研究方案的设计
2 对研究参与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3 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与发表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与理论建构
1 理论的含义及其与研究的关系
2 心理学理论的特征、功能与评价
3 心理学理论的构建
第二章 心理学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
1 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2 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
1 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2 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后现代心理学思想与心理学研究方法
1 心理学后现代取向的基本特征
2 后现代心理学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心理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当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概况与新发展
第一节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概论
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观点
2 心理学研究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3 心理学研究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1 研究思路的生态化
2 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
3 研究手段的综合化
4 研究结果的数字化
5 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1 生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2 生态化趋势的基本特点
3 生态化趋势的意义
第四章 心理学研究课题的选择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课题的选择策略
1 交通心理现象与研究问题
2 研究问题及其特征
3 研究课题的选择策略
4 研究课题的类型
第二节 研究课题的变量及其操作定义
1 心理学研究的变量及其类型
2 心理学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3 无关变量的类型与控制
第三节 研究假设及其表述
1 研究假设的含义
2 研究假设的基本结构
3 研究假设的特征
4 研究假设的表述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课题的论证与评价
1 课题论证报告的基本结构
2 课题论证报告的评价
第五章 课题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1 研究设计的含义
2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3 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4 研究设计的评价
第二节 量化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 量化研究的概念与特点
2 量化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质性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 质性研究的概念与特点
2 质性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文化视域下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1 跨文化研究的含义、基本条件
2 本土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第六章 心理学研究文献的查阅与整理
第一节 研究文献的类别和特点
1 研究文献的类型
2 研究文献发表的特点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搜集原则与渠道
1 研究文献的搜集原则
2 研究文献搜集的渠道
3 研究文献搜集的方法
第三节 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1 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其特点
2 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七章 心理学研究文献的综述
第一节 文献综述的作用与基本思路
1 文献综述及其特点
2 文献综述的结构
3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4 文献综述的步骤
第二节 文献综述的写作
1 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
2 思维导图与文献整理
3 文献综述的基本写法
第三节 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1 元分析的定义
2 元分析的局限与质量控制
3 文献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第八章 个案法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中的个案法
1 个案法的定义
2 个案法的特征
第二节 个案法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 描述型个案法
2 干预型个案法
第九章 访谈法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中的访谈法
1 访谈法的含义
2 访谈法的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
3 不同研究中的访谈法
4 访谈法的类型
第二节 访谈法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 访谈类型的确定
2 访谈问题的设计
3 访谈问题的编制
4 访谈问题的反应方式的选择
5 访谈问题的修订
6 访谈人员的选择
第十章 观察法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中的观察法
1 观察法的含义
2 观察法的特征
3 观察法的类型
第二节 观察法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 明确观察目的与变量
2 确定观察的维度与目标行为
3 确定观察策略
4 制定观察表格及其代码
5 培训观察人员
第十一章 问卷法
第一节 问卷法的特点与类型
1 问卷法的含义
2 问卷法的类型
第二节 问卷法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 问卷的结构
2 问卷的编制流程
3 问卷法的实施过程
4 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
5 影响问卷有效性的因素
第十二章 测验法
第一节 测验法的含义
1 测验法的含义
2 相近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测验法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 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
2 修订测验的基本程序
3 使用测验法的主要方式
第十三章 实验法
第一节 实验法的特点与类型
1 实验法的含义
2 实验法的特点
3 实验法的类型
4 实验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二节 实验法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2 前实验设计及其研究示例
3 真实验设计及其研究示例
4 准实验设计及其研究示例
第十四章 现场研究法
第一节 现场研究法的含义与类型
1 现场研究法的含义
2 现场研究法的类型
第二节 现场研究法的主要类型及其研究设计
1 现场观察法
2 现场调查法
3 现场实验法
第十五章 其他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方案
1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含义和特点
2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类型
3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研究设计
第二节 设计型研究法:交通心理健康与服务的最优化方案
1 基于产品设计型研究法的含义
2 设计型研究法的研究设计
第三节 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揭示心理健康的大脑基础
1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2 眼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设计
3 脑电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设计
4 fMRI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设计
5 近红外光成像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设计
第十六章 结果整理和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整理与编码
1 整理研究结果的目的
2 研究结果的质量审核
3 研究结果的编码
第二节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1 基本分析方法
2 内容分析法
3 扎根理论
第十七章 量化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一节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分析方法
1 基本的统计量
2 连续变量的差异分析:均值检验与方差分析
3 离散变量的差异分析:非参数检验
第二节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 相关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2 因果关系的分析: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
3 多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第三节 追踪研究和分层数据分析
1 追踪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示例
2 分层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示例
第十八章 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论文撰写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解释
1 研究结果的解释意义与原则
2 研究结果解释的概括性
3 研究结果解释与理论建构
第二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与格式
1 论文的基本结构
2 论文摘要的基本结构
3 论文图表格式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课程教材
辛自强.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十二五”规划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参考教材
董奇.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莫雷, 温忠麟, 陈彩奇. 心理学研究方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雷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补充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