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世界科技文明史
分享
spContent=《世界科技文明史》是一门以时间为序、以世界为范围的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及其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的课程。它从人类多元文明的宏观视野出发,既历史性地追溯当代科技文明的起源,也系统展示它的发展与变化。通过揭示科学知识不同传统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以及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一幅人类科技文明的整体画卷。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人类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出现过多种不同形态的文明。它们历经勃兴、衰亡,一同见证了人类自身的成长。16、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于西欧。这场人类自然认识方式的革命与紧随其后的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一道为我们当下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文明建立了地基。

课程以历史为线索,既历史性地追溯当代科技文明的起源,也系统展示它的发展与变化,旨在沟通科学与人文、兼顾思想与社会、强调学科间的深度交叉。一方面促进科技工作者理解人文主义和思想,另一方面推动人文学者理解科学技术并发挥其社会功能,进而推动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总结,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产生和传播。

成绩 要求
  1. 线上、线下课程相互结合,线上课程布置十道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折合70%计入总成绩。
  2. 线下课程考勤、线上讨论占总成绩的30%。
  3. 总成绩依据线上答题与线下考勤综合给出。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 哈罗德•多恩.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王鸣阳译.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2. 刘兵, 杨舰, 戴吾三. 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 王鸿生. 世界科学技术史(第3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 姜振寰. 科学技术史.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9.

5. 姜振寰. 技术通史.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6. 戴吾三. 技术创新简史.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7. 张开逊. 回望人类发明之路.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

8. 吴军. 全球科技通史.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9. 林德伯格. 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 张卜天译.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 戴克斯特霍伊斯.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张卜天译.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

11. 劳埃德. 早期希腊科学. 孙小淳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12. 萨顿.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 鲁旭东译. 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13. 格兰特.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 张卜天译.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4. 张卜天. 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 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 冯肯斯坦. 神学与科学的想象. 毛竹译. 北京:三联出版社,2020.

16. 哈里森.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 张卜天译. 商务印书馆,2019年

17. 库恩. 哥白尼革命. 吴国盛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 I•B•科恩. 新物理学的诞生. 张卜天译.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9. F•科恩.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张卜天译.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2年

20. 栗山茂久. 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与中医之比较. 陈信宏、张轩辞译.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21. 吴国盛. 什么是科学.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

22. 胡翌霖. 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