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遥感原理与应用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2月15日 ~ 2023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3-5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3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遥感是获取空间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地理信息采集、城市规划与管理、植被生态调查、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水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估、大气环境及全球变化监测和矿产资源勘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基础依据。
遥感是获取空间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地理信息采集、城市规划与管理、植被生态调查、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水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估、大气环境及全球变化监测和矿产资源勘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基础依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遥感卫星为人类对地观测提供新视角,从而进入了对地观测的新时代。随着智能客户端的普及,与位置相关的空间信息时刻服务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

《遥感原理与应用》是我国高等院校地学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地学类专业必修的六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及原理、遥感数据的处理、信息的提取、遥感的主要应用和发展方向,能熟悉使用遥感处理软件,为从事遥感技术应用和研究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本在线课程的课件引用了李小文院士主编的《遥感原理与应用》教材自带光盘的PPT,特此说明。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地物的电磁波谱理论,掌握遥感信息采集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了解遥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具有遥感数据处理能力和遥感专题信息提取技能能力。

3.具有遥感与GPS、GIS相结合综合分析的能力。

4. 具有在地学领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知识贡献:深厚的遥感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空间信息专业知识;

能力贡献:分析判断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贡献:坚定政治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高质量的业务素质;

价值贡献:成长成才、勇于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具有生态文明素养。


成绩 要求

总成绩位100分:100=作业20+考勤测验讨论20+实验20+期末考试40

其中在线学习的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时长、学习习惯、测验与互评等。讨论的评分依据为发帖数和获赞数,线下讨论包括回答问题和讨论互动。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遥感的概念、特点;了解本课程的特点与课程体系,了解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问题;培育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1.1遥感与遥感系统
1.2遥感发展史
1.3EOS计划与ESE计划
第二章 遥感物理基础
课时目标:掌握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论;获得波谱测量与处理能力;掌握遥感的电磁波传输基础理论;理解影响遥感电磁波波谱精度的因素和过程;获得遥感数据采集筛选能力;
2.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2.2地物辐射与反射特征
2.3影响地物电磁波信息的因素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
课时目标:掌握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原理;了解遥感图像的基本特征。
3.1遥感传感器
3.2摄影成像原理
3.3扫描成像原理
第四章 遥感平台
课时目标:理解当前主要的遥感平台及其特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育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
4.1遥感平台
4.2气象卫星系列
4.3陆地卫星系列
4.4海洋卫星系列
第五章 数字遥感图像处理
课时目标:理解遥感数字图像和图像处理的原理与算法;获得遥感图像处理的能力;解决因不同原因引起的遥感图像衰减问题的能力和根据应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能力。
5.1 数字遥感图像
5.2 数字遥感图像预处理
5.3 遥感图像反差处理
5.4 遥感图像邻域处理
5.5多波段遥感图像处理
5.6 遥感图像彩色变换
5.7遥感图像融合
5.8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应用上的发展和展望
第六章 遥感解译与制图
课时目标:掌握专题信息提取的原理与方法;获得遥感解译的能力和信息提取与可视化能力;培养重视实地调查、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6.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6.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与基本步骤
6.3 遥感制图
6.4遥感计算机解译
6.5面向对象的遥感分析技术
6.6 专家解译系统
第七章 高光谱遥感
课时目标:掌握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获得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的能力。
7.1高光谱遥感原理与特点
7.2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
7.3 高光谱遥感应用
第八章 微波遥感
课时目标:了解微博遥感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8.1 微波遥感概述
8.2 微波遥感原理
8.3 微波遥感系统
8.4 雷达图像特征
8.5 微波遥感应用
第九章 城市遥感
课时目标:了解遥感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掌握城市发展变化遥感监测的能力;了解我国城市全局规划、区域协调的发展理念,领会我国国家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9.1城市遥感概述
9.2城市三维测量与结构要素的提取
9.3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
9.4城市扩展的遥感检测与模拟
第十章 植被遥感
课时目标:掌握植被遥感的原理与方法;掌握植被遥感探测的能力;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10.1 植被遥感理论及特点
10.2植被的遥感波谱特征
10.3遥感植被指数
10.4 遥感农业估产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电磁物理学、线性代数与数理统计、地图学、测量学等学科的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

周廷刚,何勇,杨华.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2

李小文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必读    

  [1]感与图像解译(原书第7版) [Remote Sens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7e][] Thomas M. LillesandRalph W. KieferJonathan W. Chipman著,彭望琭,余先川,贺辉,陈红顺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参考书

[1] (美)托马斯.利拉桑德 拉夫.基弗乔纳森.奇普曼 著,彭望琭 等译.遥感与图像解译(原书第7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4(必读参考书)

[2] James B. Campbell, Randolph H. Wynne. 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5th Revised edition)[M].Guilford Publications: 2011.7.22

[3]李小文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 

[4]John J. Qu, Wei Gao, Menas Kafatos, Robert E. Murphy. Vincent V. Saomonson. Earth Scienc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M].Berlin: Springer press,2006.9

[5]沙晋明.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6]Richards A.贾秀萍著.张晔等译.遥感数字图像分析(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6 

[7] 刘良云.植被定量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7 

[8]王桥.环境遥感, [M],北京:科学2005

[9]梁顺林著,范闻捷,等译.定量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

[10]詹云军主编.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ERDAS2020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22(实验教材)

[11]杨树文,董玉森,詹云军.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ENVI5.X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19

[12]刘慧平主编:遥感实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

[13] 党安荣, 贾海峰,陈晓峰,张建宝.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

[14]童庆禧,张兵 , 郑兰芬.高光谱遥感-原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15]张永生,刘军,巩丹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成像模型,处理算法及应用技术(第二版). [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4

[16] 自编实验讲义,PIE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教材)



 

武汉理工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詹云军

詹云军

副教授

黄解军

黄解军

教授

张明

张明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