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24日 ~ 2025年01月29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灵活的学习安排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理与技巧。线上部分利用视频课程、PPT课件等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线下课堂则通过面对面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深化理解。同时,课程融入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旅游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灵活的学习安排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理与技巧。线上部分利用视频课程、PPT课件等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线下课堂则通过面对面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深化理解。同时,课程融入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旅游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一门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课程共有32个课时,2个学分,从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方法模块(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述、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块(旅游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旅游消费者感知觉、旅游消费者学习与记忆行为、旅游消费者态度、旅游消费者的个性、旅游消费者社会因素),旅游消费行为过程模块(旅游消费者购买决策)三个模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旅游消费者心理活动及行为决策过程等基本理论,并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掌握旅游者消费行为产生、发展的规律,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市场营销新理念,提高营销活动的科学性、预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该课程以旅游消费者体验为引例,以热点事件为案例,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多个学科知识,搭建了一个由构成《旅游消费者行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融合了最新国内外相关研究,教学内容前沿。创设沉浸式学习情景,通过跨学科合作、多教学形式、多主体参与,使学生从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多维度的收获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

 

欢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学习者来到《旅游消费者行为》课堂,期望在课堂互动中看到你们的思考与反馈。你们的到来,将使课程变得内容更丰富、知识更立体,更趣味盎然。

成绩 要求

平时成绩

课后作业

至少3次作业根据作业质量与正确率,给出批阅成绩(五分制),折算为百分制后,计算平均得分

10%

 

单元测试

根据每次单元测试成绩,计算平均得分

10%

 

慕课学习

 慕课视频学习,以及慕课课堂互动交流

15%

 

平时表现

课堂签到、点名

5%

期末成绩

闭卷

考试成绩

60%

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100%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述
课时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的作用。本章节作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导言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以及清楚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基本要求: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历史;能辨析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范畴和研究对象,能初步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
课程简介与欢迎辞
1.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框架
2.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3.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
4. 怎样将心理学的内容与旅游消费者行为联系起来。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述
课时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的作用。本章节作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导言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以及清楚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基本要求: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历史;能辨析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范畴和研究对象,能初步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补充 1.1 探索与倾听(1)深度访谈
1.2 探索与倾听(2)焦点小组
1.3 请给我一双慧眼(1)购物行为观察
1.4 请给我一双慧眼(2)表情观察与民族志
1.5 请给我一双慧眼(3)痕迹观察
1.6 实验法:因与果的追寻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述
课时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的作用。本章节作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导言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以及清楚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基本要求: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历史;能辨析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范畴和研究对象,能初步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
补充: 1.7 神经学研究:连接大脑的购买键
1.8 大数据分析:给消费者画像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基本理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旅游购买行为理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环城游憩行为理论等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能讲述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涵义,能够运用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1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2.2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2.3 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
2.4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第三章 感知觉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感觉、知觉、感知等心理学概念、种类和特性,理解感觉与知觉之间的关系, 了解影响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旅游消费者对各种旅游条件的感知。 能够将感觉、知觉、感知运用于实践中对旅游消费者的分析中,从而给出合理的管理与营销策略,增强学生对旅游消费者知觉的认知和关注。
3.1 旅游感知觉概念以及过程
3.2. 旅游知觉的影响因素
3.3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感知要素
第四章 需求动机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需要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动机的概念、功能和种类。理解需要与动机的关系。掌握旅游需要的概念,理解旅游需要的单一性与复杂性之间的关系。掌握旅游动机的内涵、特征和产生条件。
4.1 旅游需求内涵及分类
4.2 旅游动机内涵及形成条件
4.3 旅游动机分类
4.5 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激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
第五章 学习记忆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学习的含义、特征、学习理论及应用。了解旅游消费者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了解记忆过程与分类。通过了解学习的内容,特征与途径,能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中,能够将记忆应用到旅游营销。
5.1 学习的含义、特征、学习理论及应用
5.2 旅游消费者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途径
5.3 记忆过程与分类
5.4 记忆与市场营销
第六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态度的概念、构成、特性、功能和作用,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理解态度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理解态度与旅游偏好、旅游决能够结合实际,制定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基本策略策的关系,了解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
6.1 态度的概念、构成、作用
6.2 态度与行为关系
6.3 态度理论
6.4.旅游偏爱与旅游决策
6.5 改变旅游消费者行为态度的策略
第七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意识与生活方式
课时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个性的内涵、特征以及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了解个性的经典理论。理解个性特质、个性类型、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等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 学会个性的测量方法以及将个性运用在旅游实践中。
7.1 个性内涵、个性特征、经典理论
7.2 个性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7.3 个性的测量方法及将个性运用到旅游实践
7.4 自我概念内涵
7.5 自我概念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7.6 生活方式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八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社会阶层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与旅游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掌握参照群体的概念、影响方式。了解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了解家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熟悉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旅游消费者行为所呈现的特征。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旅游决策方式,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了解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掌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亚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掌握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了解文化价值的三种形式,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实践中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8.1 社会阶层: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8.2  地位符号、文化资本与代码
8.3  生活方式:用产品与品牌搭积木
8.4 基于生活方式的市场细分:我们不一样?
第八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与旅游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掌握参照群体的概念、影响方式。了解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了解家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熟悉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旅游消费者行为所呈现的特征。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旅游决策方式,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了解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掌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亚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掌握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了解文化价值的三种形式,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实践中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8.1 家庭购买角色:啤酒和尿不湿的故事
8.2 中国家庭的根消费:《啥是佩奇》背后的中国文化密码
第八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社会群体及参照群体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与旅游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掌握参照群体的概念、影响方式。了解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了解家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熟悉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旅游消费者行为所呈现的特征。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旅游决策方式,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了解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掌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亚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掌握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了解文化价值的三种形式,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实践中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8.1 参照群体:近朱者赤,近胖者长胖?
8.2 意见领袖:营销的双刃剑
8.3 口碑:社会化媒体的威力
第八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与旅游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掌握参照群体的概念、影响方式。了解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了解家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熟悉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旅游消费者行为所呈现的特征。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旅游决策方式,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了解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掌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亚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掌握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了解文化价值的三种形式,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实践中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7.1 文化是什么?水,心灵地图,还是操作系统?
7.2  器物与行为:入乡随俗
7.3  高语境与低语境:老外的中文考试题
7.4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中式聚餐与西式聚餐
7.5 权力距离与性别气质:奢侈品为何在亚洲最畅销?
第八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与旅游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掌握参照群体的概念、影响方式。了解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了解家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熟悉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旅游消费者行为所呈现的特征。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旅游决策方式,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了解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掌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亚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掌握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了解文化价值的三种形式,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实践中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7.6 长短期导向和不确定规避:老太太买房的故事
7.7  文化规范:如何让人们节约用电
7.8  松文化和紧文化:以色列与新加坡
7.9 吉利规范与禁忌规范:锦鲤为什么那么火?
7.10 文化世界观:为何美国盛产科幻大片,中国盛行古装IP?
7.11  文化思维方式: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
第九章 旅游消费者购买决策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消费者购买的前置因素(旅游情景、旅游体验),掌握旅游决策的概念和内容。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和特点,并了解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能够根据旅游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调查制定相应的服务及营销战略。
9.1 顾客如何决定购买:消费者决策过程
9.2 需求认知:心动or行动
9.3 基于信息搜寻的营销策略
9.4 选择评价与冲动消费
9.5 购后行为:买完后悔or买完推荐?
 拓展资料 消费者权益与责任
12.1 我的地盘我做主
12.2 过度消费是种病
12.3  2℃与绿色消费
12.4 消费者的人文精神
扩充材料
13.1 小组实践:“萌文化”的盛行
13.2 小组实践:哄抢现象背后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13.3  小组实践:好评和买家秀不一定带来购买
13.4 小组实践:广告,到底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13.5 小组实践:“双椒炸鸡”碰上“绝代双骄”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课程主要参考教材:

1.    迈克尔•所罗门,卢泰宏等. 消费者行为学第 10 版/迈克尔•所罗门,杨晓燕等. 消费者行为学第 12 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018;

2.    德尔 I•霍金斯、符国群等 消费者行为学(第1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5.

3.    周欣悦主编. 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4.    卢泰宏等. 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第二版)/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18

5.    林建煌 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    陈荣著. 消费者行为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7.    王曼等编著,消费者行为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李东进著. 消费者行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课程主要参考资料:

1.     保罗•彼得[等]著. 消费者行为学与营销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     郑毓煌著.营销,人人都需要的一门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3.     戴维迈尔斯、侯玉波等 社会心理学(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4.     乔纳伯杰著,乔迪 王晋译 疯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     舒华、张亚旭著,《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     Dipayan Biswas, Courtney Szocs, Roger Chacko, and Brian Wansink (2017). Shining Light on Atmospherics: How Ambient Light Influences Food Choi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February 2017, Vol. 54, No. 1, pp. 111-123.

7.     Jiang, Y., Gorn, G. J., Galli, M., & Chattopadhyay, A. (2016). Does your company have the right logo? how and why circular- and angular-logo shapes influence brand attribute judgmen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2(5), 1-18.

8.     斯蒂芬·妮黛蒙德(Stephanie Diamond),《视觉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新规则》,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9.     阿瑞娜·科里斯纳(Aradhna Krishna) 著, 钟科译,《感官营销力:五感如何影响顾客购买》 ,格致出版社,2016年

10.  Elder, R. S., Schlosser, A. E., Poor, M., & XU, L. (2017). So Close I Can Almost Sense It: The Interplay between Sensory Imagery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4(4), 877–894.

11.  微信公众号: 营销营 ;

12.  微信公众号:浙大周欣悦

武夷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孙华贞

孙华贞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