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通过引导学习,使学习者较为全面地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知识体系,包括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发展脉络和先进技术等内容,树立网络安全知识结构框架,为进一步更系统地学习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通过课后作业和实验,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处理信息安全事务的初步能力。
通过引导学习,使学习者较为全面地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知识体系,包括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发展脉络和先进技术等内容,树立网络安全知识结构框架,为进一步更系统地学习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通过课后作业和实验,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处理信息安全事务的初步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渗透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习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论述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足以看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本课程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知识体系的主要方面,同时注重反映我国的治网主张和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原创性技术。首先从信息革命的背景切入,介绍我国的网络强国战略;接着介绍网络安全基础概念、密码技术与应用领域、信息系统安全和可信技术;然后介绍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网络安全工程和管理、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和灾难恢复,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工控系统等面临的新安全威胁应对。最后是网络安全法规和标准的相关概念及有关工作进展。
课程内容兼顾了网络安全专业基础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网络安全课程的需要,初学者可以通过本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的基本内容。
授课目标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本章在信息革命的背景下阐述网络空间安全的重大意义,围绕网络强国建设,介绍了我国维护网络安全的主要立场、主张和战略举措。
1.1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1.2 网络强国战略
1.3 网络空间国际竞争与合作
1.4 未来展望
网络安全基础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风险管理和体系结构等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旨在为进一步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2.1 网络安全基本属性
2.2 网络安全概念的演变
2.3 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2.4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密码技术与应用
课时目标:本章以密码技术概述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分组密码、公钥密码、杂凑函数中几个典型的算法,并在最后给出了有关应用示例;旨在使学习者对密码技术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习者今后更系统和全面地学习网络安全专业知识。
3.1 综述
3.2 对称密码
3.3 公钥密码
3.4 杂凑函数
3.5 密码技术应用
信息系统安全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系统安全模型、安全操作系统和通信网络安全。
4.1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4.2 安全操作系统
4.3 通信网络安全
可信计算技术
课时目标:当前大部分网络安全由防火墙、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等组成,消极被动的“封堵查杀”是防不胜防的。可信计算就是为计算机建立起免疫系统机制。
5.1 可信计算的概述
5.2 可信计算的发展与现状
5.3 中国可信计算革命性创新
5.4 可信计算平台技术规范
等级保护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等级保护,重点是高安全系统等级系统安全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等级保护综述、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以及第三级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实例。
6.1 等级保护综述
6.2 等级保护定级方法
6.3 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6.4 等级保护测评方法
网络安全工程和管理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网络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并集中介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知识。在网络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之外,本章还提供了有关国际标准的主要要求和有关风险评估的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各种网络安全保护方法的原理基础。
7.1 网络安全工程过程
7.2 网络安全管理标准
7.3 网络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7.4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和灾难恢复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网络攻击的常规概念,并以现行国家标准为基础,介绍了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的知识,本章的目的除了希望学习者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外,还希望帮助学习者结合前几章的知识构建起以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处理、灾难恢复等主要内容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基本概念。
8.1 网络攻击与防范
8.2 网络安全事件分类与分级
8.3 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关键过程
8.4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新安全威胁应对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新技术带来的安全威胁及其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和工控系统安全。
9.1 云计算安全
9.2 物联网安全
9.3 工控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法规和标准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了法律和标准化的基础知识,概述了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和有关工作进展,提供了国内外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概况。
10.1 法律基础
10.2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
10.3 标准基础
10.4 我国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
10.5 国外网络安全标准化组织及其工作进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沈昌祥等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刘建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李剑 杨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常见问题
Q : 课程对象
A : 本课程为本科生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选修作为了解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
Q : 开课时间
A : 2024年9月25日起开课。
Q : 结课时间
A : 2024年11月20日22:00。
Q : 考核方式
在线学习时长不少于6个小时,并完成测验。完成每个单元测试(占总成绩的40%),按时参加最后发布的结课考试(占总成绩的60%),总成绩合格(60分及以上)者即为通过本课程。
Q : 其他
A : 双周星期五下午第三大节 3号组团12楼,或课间时间,企业微信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