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为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的学科基础课,适合具备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与算法设计等基础知识的同学学习。本课程旨在介绍规范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软件工程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软件过程模型、项目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质量保证和软件维护等的实践原则和方法。
建立学生关于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历史;
对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系统方法、技术标准等有一个基本了解;
能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尝试改进;
建立软件工程系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和服务意识,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的概念与特点
1.2 软件危机的产生
1.3 软件工程的概念与知识体系
第一章测验
第一章作业
第二章 软件过程模型
2.1 软件过程模型和能力成熟度模型等概念
2.2 传统模型
2.3 现代模型
2.4 选择过程模型
第二章测验
第二章作业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概述
3.2 面向过程的分析方法
3.3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测验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概述
4.2 面向过程的系统设计
4.3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第四章测验
第四章作业
第五章 程序实现
5.1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5.2 编程习惯
5.3 程序的效率
5.4 编码管理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质量保证
6.1 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6.2 软件测试策略
6.3 软件测试技术
第六章测验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软件维护
7.1 软件维护概述
7.2 应注意的问题
7.3 模型与技术
第七章测验
第七章作业
第八章 软件项目管理
8.1 项目管理定义
8.2 软件度量
8.3 项目计划
第八章测验
第八章作业
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与算法设计
主教材: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8版•本科教学版)》,Roger S.Pressm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
参考书目:
《软件工程(原书第10版)》,Ian Sommervill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0
《软件工程》(第4版),弗里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5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第二版)》,邹欣,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