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政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对中国的地方政府与政治进行阐述的课程。本课程具有系统性,对地方政府与政治的涵义和特征,中国地方政府的历史演变,地方人民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运行,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地方人民政府的内外关系,地方政府与治理的走向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以对中国的地方政府与政治有整体性的认识。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据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实际运行过程,对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可以了解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由来、演变、特点与优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自信。本课程具有应用性,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制度基础、历史底色、权力职能、运行规则、政治关系、财政支持、改革趋势、治理走向等进行了描述,可以了解中国的地方政府与政治是如何运转的,如何更好地运转。本课程具有比较性,以中国的地方政府与政治为主,同时注意从世界的角度了解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特色与优势;以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现实为主,同时注意从历史由来和未来走向的角度把握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发展过程,从而在比较中更好地认识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规律与特征。总之,本课程适合高等院校政治学本科学生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有着重要意义。
按照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和骨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目标如下:
1.立德树人,崇尚真知。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以及不同类型地方政府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通过中外比较,正确认识中国地方政府的实践特点和制度优势,确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2.夯实理论,追求卓越。系统准确地掌握地方政府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开阔视野,增强高阶性,提升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公共精神、增强服务意识。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促进自治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向新时代和国家未来的高层次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本课程期末总成绩由线上学习成绩和线下学习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期末总成绩的50%。
线上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按计划完整观看视频课并积极参与发帖讨论(以百分计,占期
末总成绩的20%);
二是课程知识点短视频制作(以百分计,占期末总成绩的30%)。
线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出勤成绩(以百分计,占期末总成绩的10%);
二是期末考试成绩(以百分计,占期末总成绩的40%)。
本课程参考资料主要包括党的重要文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代表性学术专著、代表性学术论文四大类。相关电子资源将陆续发至中国大学MOOC的课程资源库。本课程所提供的各种电子资源仅供学生学习使用,请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参考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广泛阅读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