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中考试速成课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3月09日 ~ 2021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5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温州医科大学儿科专业自1958年温州医学院创立之始建立儿科教研室,1978年创建儿科系,1979年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招收儿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16年成为全国8所恢复儿科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招收儿科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本专业现拥有专业教师136人,博导4人,硕导27人,正高职称教师33人,副高职称教师55人。 2016年我校成为全国8所获批恢复儿科学专业的医学院校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获批儿科学专业的医学院校。我校在全国儿科专业停招17年期间仍坚持儿科人才培养,历史的承造就了我校儿科专业拥有门类齐全的亚专科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如今儿科专业恢复招生后,儿科学专业将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需求、学校儿科振兴计划的东风,不断探索儿科学专业教育模式,并逐步推广到儿科本科教学。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专业自1958年温州医学院创立之始建立儿科教研室,1978年创建儿科系,1979年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招收儿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16年成为全国8所恢复儿科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招收儿科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本专业现拥有专业教师136人,博导4人,硕导27人,正高职称教师33人,副高职称教师55人。 2016年我校成为全国8所获批恢复儿科学专业的医学院校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获批儿科学专业的医学院校。我校在全国儿科专业停招17年期间仍坚持儿科人才培养,历史的承造就了我校儿科专业拥有门类齐全的亚专科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如今儿科专业恢复招生后,儿科学专业将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需求、学校儿科振兴计划的东风,不断探索儿科学专业教育模式,并逐步推广到儿科本科教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科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学科。其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降低儿童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保障儿童健康。可分为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和临床儿科学,临床儿科学已派生出各专业分支如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神经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和遗传病学等。选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儿科学》教材。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掌握儿科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掌握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以及临床诊疗技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 


成绩 要求

一、本课程共十二章,50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491分钟。

二、本课程共40学时,3.5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儿科学》。
四、教学计划如下:
       (1)  第一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2)  第二章儿童心血管疾病
       (3)  第三章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4)  第四章儿童感染
       (5)  第五章儿童消化疾病
       (6)  第六章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
       (7)  第七章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
       (8)  第八章新生儿疾病
       (9)  第九章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10) 第十章儿童泌尿系统疾病
       (11) 第十一章儿童血液系统疾病
       (12) 第十二章儿童心肺复苏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由课堂教学、线上学习、临床见习三部分组成。
六、成绩评价:

      期末考试占60%

      见习成绩占20%

      本平台学习成绩占20%


课程大纲

《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1. 内容概述

本课程涵盖了以下内容: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科疾病治疗原则、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儿童急救。通过理论学习,结合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培养适应于全国儿科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围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人卫版《儿科学》,教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习者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知道儿科疾病的全貌,掌握儿科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及喂养、小儿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掌握儿科各系统常见和多发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培养目标:教学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面授、PBLCBL的形式开展教学,围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目标,结合临床见习、实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可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满足国家儿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学习者主动思考卫生检疫行业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关系,突出儿科学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儿科医师的职业认同、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体现“爱国、敬业、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达到新时代专业教育的要求。

3. 先修知识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便于理解本门课程中有章节中的基础相关内容。

4. 后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儿科学相关的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儿科亚专业和技能,掌握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奠定了必要基础。

5. 学时安排  

 

《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PEDIATRICS 》(Course Syllabu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32学时)

周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4学时)       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公办/仁济)临床医学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章次

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第一章

绪论

 

0.5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5

 

第三章

儿童保健原则

 

自学

 

第四章

小儿液体疗法

 

2

 

第五章

儿童营养及喂养

 

2

 

第五章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2

 

第五章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

 

新生儿总论、呼吸窘迫综合症

 

2

 

新生儿窒息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自学

 

新生儿黄疸

 

2

 

免疫性疾病

 

自学

 

第八章

手足口病

 

2

 

第八章

结核病总论、原发型肺结核

 

2

 

第八章

结核性脑膜炎

 

0.5

 

腹泻病

 

2

 

支气管肺炎

 

2

 

不同病原肺炎

 

2

 

十一

先天性心脏病

 

4

 

第十

急性肾小球肾炎

 

2

 

第十

肾病综合征

 

2

 

第十

小儿造血血象特点,营养性贫血

 

2

 

第十

小儿白血病

 

自学

 

第十四章

颅内感染(化脑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1.5

 

第十五章

生长激素缺乏症和性早熟

 

自学

 

第十六章

唐氏综合征

 

0.5

 

第十六章

苯丙酮尿症

 

0.5

 

第十六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

 

第十

小儿心肺复苏

 

自学

 

二、课程教学计划

1. 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特色:

“新医科”背景下,围绕“大健康”理念和需求,本课程以“学为中心”为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的专业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爱国、敬业、公正、法治)、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掌握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一带一路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校地结合,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通过在三甲医院病房门诊及地方医院、诊所见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提高学习者的岗位胜任力。

科研创新引领,培养“创新意识活跃、科研素质高”的专业人才:通过1对1导师的指导,让学生对科学研究论文有进一步了解,组织学生分组课后自主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满足新时代专业教育的要求。

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教学与岗位体验融合,通过面授、PBLCBL教学,并利用学生在病房、门诊亲自接诊病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带教方式创新:儿科学生+1对1导师的设置,帮助本科的学生尽早地学习科研论文的设计及写作,同时也帮助临床工作的导师,缩减科研时间,更好的投入临床工作。

 

2. 教材资料

教材为人卫版《儿科学》,教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提供学生课后学习的参考教材包含:《尼尔森儿科学》供学生课后学习参考。同时依据课程需要,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最新科研论文,供学生课后知识的拓展和提升。

3. 拓展资源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等主编

2、《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邵肖梅等主编.

3、《儿童保健学》,第5版,陈荣华等主编.

三、课程思政计划

1. 方法与内容

为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新生儿出生率逐渐增加的同时,也导致儿科医师缺口持续增加。本课程突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儿科医师行业的职业认同、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并在相应章节,依据课程需要,引入“初心教育”等内容,让专业课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满足新时代专业教育的要求。

以面授、案例法、PBL等实现课程思政。通过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的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肺炎、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临床见习,认识到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重要性。意识到所将从事执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具体各章节的思政设计详见教学方法部分)

2. 实践与拓展

基于课程的特点,开展现场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门诊、病房等的见习,进一步加强对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认知,增强医生治病救人的使命感及成就感,学生身临于其境,教师育人于无声,专业课实践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四、理论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儿科学的特点,儿童年龄分期,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2.能力目标:可以描述儿科学各个分期及相应分期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体现儿科学在国家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儿科学年龄分期及相应特点。

2.难点分析:儿科学相应分期特点。

3.自学内容:儿科学发展简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能描述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能说明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能判断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心理行为异常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能应用生长曲线图进行;能通过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描述进行判断并进行进一步指导;能根据年龄及发育状况选择相应的小儿经心理发育的评价方法,并根据结果进行解释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健康宣教的使命感;增强早期发展的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 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和动作、语言发育进程

2.难点分析: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体格生长评价

3.自学内容: 发育行为与心理异常

 

第三章 儿童保健(自学)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各年龄期保健原则能描述儿童的预防接种能判断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各年龄期保健原则进行儿童保健指导;能运用儿童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进行研发接种指导及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孕期孕妇自我保护理念,避免近亲婚配。强化保健意识、关爱生命理念;树立疾病重在预防的理念;强化健康宣教的使命感;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

2.难点分析:各年龄期保健原则

3.自学内容:儿童保健

 

第四章 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掌握脱水程度、脱水性质的判断、低钾血症的治疗;掌握液体疗法具体实施

2.能力目标:能分析脱水程度、性质,能诊断各种电解质紊乱,及熟悉相应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法制”引领。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 重点讲解不同程度、不同性质脱临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阴离子间隙的意义及治疗。

2.难点分析: 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意义。

3.自学内容: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说明小儿物质代谢特点营养需要量,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能描述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能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评价。能描述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能说明其病因及病理生理;能描述营养不良的诊断、分型及分度;能描述其治疗原则;能判断实验室检查和预防措施。能描述儿童单纯性肥胖临床表现;能说明其病因与病理生理;能描述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判断其鉴别诊断;能描述其防治原则。能描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能说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能描述其诊断及防治;能判断其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能运用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营养素的种类等知识,进行能量及营养素需要量的计算,进行指导;能运用婴儿喂养的知识进行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转换等婴儿喂养的指导及健康宣教,能运用营养素需要量及婴儿喂养的知识进行奶量的计算及指导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营养不良,并进行分型及分度;能通过营养不良的分型及分度,来制定其治疗原则。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儿童单纯性肥胖;能制定其治疗方案;能进行肥胖预防的建议及健康宣教。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能通过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分期及实验室检查等,来制定其治疗方案;能根据出生情况及年龄指导预防措施,并进行健康宣教。能进行抽搐的急救处理,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的意识;树立疾病重在预防的理念;强化健康宣教的使命感;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奶方的配置和奶量的计算;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和时间。营养不良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其临床特点和常见的并发症;营养不良的诊断即分型和分度;营养不良的治疗;肥胖三个好发年龄以及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肥胖诊断标准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骨骼畸变体征、实验室和X线改变;佝偻病的分期诊断标准和防治;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难点分析:人工喂养奶方的配置和奶量的计算;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3.自学内容:小儿营养状况评价的方法;肥胖的病因病理生理鉴别诊断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能描述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能说明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熟悉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能了解正常足月与早产儿的护理

2.能力目标: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常见新生儿各个脏器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常见新生儿疾病(NRDS、PPHN、PDA、湿肺、黄疸等);能通过新生儿的分类和足月、早产儿相应器官功能损害或不足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来了解其治疗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孕期孕妇自我保护理念,避免近亲婚配,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强化敬爱生命等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神;理解团队合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新生儿分类及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极早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非常早产儿等的定义。重点讲解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点。

2.难点分析:新生儿分类和相应特点。

3.自学内容: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1.知识目标:掌握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治疗原则;了解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识别,能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咨询进行讲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免疫缺陷儿童的特殊照护观念,增强优生优育理念,强化敬爱生命等医学人文精神,增强医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及共同特点。

2.难点分析: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和确诊方法。

3.自学内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

 

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能说明手足口病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原则;能描述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特征

2.能力目标:能描述手足口病分期分型,能判断手足口病与其他发热出疹性鉴别要点;鉴别常见出疹性疾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手卫生的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强化敬爱生命等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典型手足口病临床表现;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要点;手足口病治疗原则。

2.难点分析:手足口病的分期分型,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出基本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3.自学内容: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掌握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2.能力目标:可根据病例的症状,判断出腹泻病的病因及拟定治疗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法制”引领。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重点讲解腹泻病的发病机制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难点分析: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实施方案。

3.自学内容:腹泻病病的婴幼儿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1、掌握结核病的分类,掌握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2、熟悉潜伏结核感染的预防适应症。3、通过文献查阅获知儿童结核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知识的最新进展

2.能力目标:熟练识别儿童结核病的早期临床特点并选择合适的诊断手段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分析解读儿童结核病诊断相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加强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培养文献查阅、甄别和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强化医学人文精神。从自身做起,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结核病的诊断要点强调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既往传染病史、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痰和胃液找结核菌、分子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性。特别是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重点讲解儿童原发肺结核的特点,包括临床类型病理及转归特点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难点分析:结核病的诊断要点、临床病理及转归。

3.自学内容:潜伏结核感染的临床意义和预防适应症

 

结核性脑膜炎

1. 知识目标:描述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能阐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能说明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2. 能力目标:能描述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史采集重点;能初步执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的操作;能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的方式;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抻;理解团队合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临床表现分三期的特点,强调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

2.难点分析: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3.自学内容:结脑发病机理,病理类型。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能说明其病理生理表现;能说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预防及分类;能描述其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常见先天性心脏病(ASD、VSD、PDA、TOF);能通过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和相应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来制定其治疗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孕期孕妇自我保护理念,避免近亲婚配。强化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理念。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上述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特点等诊断方法与并发症。

2.难点分析:。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变化

3.自学内容: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能区别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能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能说明症状产生的机制及处理。能阐述上述疾病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能制定两种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案。能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常见的病理改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注意春秋季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的正确治疗方式;强化敬爱生命、换位思考等医学人文精神。以急性肾炎病因为切入点,分析经济水平发展与此类疾病发病率下降关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产生机理。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及其变化规律。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求。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尤其是讲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难点分析: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产生机理。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自学内容:急性肾炎的病程、预后和预防及处理原则。基因异常与肾病激素耐药、肾脏病理的关系。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改变及预后。

 

第十三章 造血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能说明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理;能描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能力目标:能通过查阅文献知道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发病机制为切入点,培养临床诊疗思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重点讲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重点讲解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等。

2.难点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自学内容: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第十四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描述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能描述癫痫的治疗原则,及各型的首选药物;能阐述癫痫的诊断思路;能说明引起癫痫的各种病因和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能描述儿童癫痫的病史采集重点;能初步执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的操作;能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癫痫的诊治研究进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的方式;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抻;理解团队合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临床表现特点和临床分类、重点讲解 小儿癫痫的治疗原则、抗癫痫首选药物的应用

2.难点分析:小儿癫痫的治疗原则、抗癫痫首选药物的应用。

3.自学内容:癫痫的病因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处理原则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描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能描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能描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措施和并发症的治疗;能说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能说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2.能力目标:能描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史采集重点;能初步执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的操作;能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的方式;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抻;理解团队合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重点讲解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的变化特点,强调新生儿和小婴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特点。重点讲解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重点讲解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强调不规则治疗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的困难。重点讲解抗生素治疗的用药原则、剂量、用法及疗程。

2.难点分析: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抗生素治疗原则、剂量、用法及疗程

3.自学内容: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病因、发病机理与病理,介绍常见致病菌

病毒性脑膜炎

1.知识目标:描述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能描述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能阐明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学特点;能说明病毒性脑膜炎的病理和发病机理。

2.能力目标:能描述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史采集重点;能初步执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的操作;能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病毒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的方式;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抻;理解团队合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2.难点分析:结合化脑和结脑详细讲解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

3.自学内容: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病理与发病机理治疗原则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不同年龄的临床表现,能说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及如何诊断;能描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原则;能与相应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预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患儿家属焦虑事例为切入点,培养临床沟通交流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人文关怀、关爱生命理念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重点讲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2.难点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理不同年龄的临床表现

3.自学内容: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能描述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能说明两种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能描述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诊断及治疗;能与相应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能运用病理生理知识分析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能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来诊断;能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诊治进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预防医学,优生优育的理念,提高产前诊断,避免近亲婚配。强调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理念。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重点讲解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2.难点分析:唐氏综合征遗传学分析、苯丙酮尿症的治疗原则

3.自学内容:唐氏综合征治疗

 

第十七章 儿童急救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心跳呼吸停止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掌握心肺复苏方法:基本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

2.能力目标:能判断心肺复苏的启动时间和终止指标,并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流程。熟悉除颤、药物复苏种类和剂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急救理念为切入点,培养临床诊疗思维,熟练掌握急救手段,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练:心跳呼吸停止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方法。

2.难点分析:心肺复苏方法:基本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

3.自学内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及心跳呼吸停止时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心肺复苏后的综合治疗

展开全部
温州医科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Maoping CHU

Maoping CHU

主任医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