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李晓明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慕课问道》课程正式开课。作为北大MOOC工作组的组长,李老师这两年逐渐抛下了其他一切的行政工作,专心投入到了北大MOOC的组织和推动工作中。事实上,李老师不止是MOOC的组织者,同时也是MOOC的学习者、教授者和研究者。
一重身份:MOOC的组织者
虽然MOOC进入中国也才两三年的时间,但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实践其实很早就有了。李晓明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通过考试录取哈工大计算机系的学生,很早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他最近在《中国教育网络》杂志上发表的《慕课,还能说些什么?》一文中,开篇就提到了自己1996年作为哈工大学者访美期间,与美国锡拉丘兹达成合作协议,在哈工大首设“跨国课堂”的往事,当时哈工大的5位博士研究生通过计算机得以选修美国大学的课程。“那时用的还是FTP,教学体验与现在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可见李老师从不缺少尝试新鲜事物的精神,于是在MOOC刚刚在中国开始萌芽的时候,他就带领北大走在了研究、探索、实践MOOC的前列。2013年9月23日,北大首批4门课程在edX上上线,月底又有三门课程在coursera平台上上线,而当时距离“北大网络开放课程”项目启动也就仅仅半年时间。
两年过去,截止采访时北大一共在各平台开设了近50门慕课,作为MOOC工作组组长,李晓明接受中M君采访时说,“过去两年里,我原来在学校的很多事都不干了,就干(MOOC)这个事。”采访中李晓明还透露,北大近期的目标是在2018年时开设至少100门慕课,而就现在每年20几门的建课速度而言,李老师认为这个目标还是有足够信心实现的。
二重身份:MOOC的学习者
为了干好MOOC这件事,2014年春,50多岁的李晓明又当了一回学生——他在edX平台上学习了由康奈尔大学三位教授开设的一门名叫“网络、群体与市场”(中文译名)的慕课,并最终拿到了证书。
当时李晓明老师的各课时成绩
这门课时长10周, 总共有79段共约580分钟的讲课视频。 李晓明曾经在另外的采访中表示, 在那 10周里, 每周他大约要花3-6个小时来 学习这门课程, 总共做了129道习题, 最后参加了一场包括11道试题的考 试,获得了这门课程的证书,算是把慕 课的学习流程完整地走了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这门课英文教材的中译本《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在2011年就出版了,李晓明老师还是3名译著者之一,而且自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以此教材为基础,李老师在北大还开设过多次学分课程,名为《人群与网络》。
三重身份:MOOC的教授者
事实上,在学习康奈尔大学的英文慕课课程之前,2013年10月李老师就已经与其他两位北大教授一起把上述基于同样教材的《人群与网络》课程搬到了coursera上,是当年北大第一批在coursera上上线的慕课课程。
Coursera上《人群与网络》课程截图
而在自己学习了康奈尔大学的英文课程,了解了国外教授的一些授课方法后,同时基于一些学员的反馈,2014年9月,李老师在edX上上线了新版《人群与网络》慕课课程,在李老师的微博中也介绍,“和去年首次开设相比,这次修订了约50%的内容,包括讲课视频和习题。”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李晓明老师的《人群与网络》慕课课程已经在多家平台上运营过4次了,包括最新在coursera上上线的on demand版本,可以说,李老师在制作MOOC视频及教授MOOC课程方面已经累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
四重身份:MOOC的研究者
在作为MOOC的组织者、学习者和教授者的实践过程中,李晓明还不断运营实践结果和数据来进行MOOC的研究。这里的“研究”不仅包括了技术上的MOOC视频录制方式的研究,也包括了理论上的MOOC效果评价机制及MOOC发展走向等的研究。
而李老师的新书《慕课》及在中国大学MOOC上的新课《慕课问道》便是这两年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对MOOC的定义解析,学生、教师、大学参与MOOC的动机探究,MOOC与高等教育、与教学质量的辩证关系及价值体现等等,甚至最后还有一个章节专门用来普及李老师“琢磨”出来的一种平民化的MOOC视频录制方式。
左:慕课一书封面;右:慕课一书目录
采访中李老师还告诉记者,他这学期会有两个班,一个班做翻转课堂,一个班做混合式学习,区别是前者很在意在线的MOOC部分、线下课堂只是深入讨论,而后者在线部分只是补充材料,更重视线下课堂的教学。李老师说,他想要通过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一下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这种基于实际实践数据的研究,相信将带来区别于纸上谈兵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