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李晓明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慕课问道》课程正式开课。李老师接受中M君采访谈MOOC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他表示MOOC并未像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出现指数增长,而是线性增长,但只要会稳定增加就是好事。
慕课来了
接受采访时,李老师刚刚结束了一段关于MOOC的视频的录制,他说这次录制形式相较于以往高大上一些,但从说起到完成总共也就用了三天,他说,“一些老师认为做MOOC视频第一是很难的事,第二是很花钱的事,但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这两个观点都不成立。就像我原来一直推广那种平民化的MOOC视频录制方式,我的新书《慕课》以及新课《慕课问道》里面都有讲这种方式,在一个小房间里就可以完成,而且现在即使录制得高大上一点,也没那么费劲。”
录制慕课视频的简单形式
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这两年中国大学建MOOC课程的速度,在李老师看来还是挺快的,很多老师即使没有学校在物质和荣誉上的激励,还是很积极的去开慕课,2013年9月,李老师曾撰文《未来,将会是争相上MOOC》,其中就分析了老师主动参与MOOC的几个原因,在他看来“只要你认可了教书这份工作,而且自以为还教得可以,那边放着一条MOOC之路,就会有你心动的那一天。”。大半年后,2014年5月,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慕课来了》节目,更是揭示了MOOC运动在中国的火热势头。
并未指数增长
但这样的势头发展到现在,就数量上来看,目前几百门课、几百万学生的量李老师觉得还不够,“不光中国不够,全世界都不够,如果说MOOC有什么理想的话,现在还离得远。”李老师介绍,即使是在北大,他在他的第一堂课上问同学谁知道MOOC,结果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举手。在中M君最近主持的两场线上直播交流活动中,也有不少MOOCer反应,自己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了解MOOC的并不多,也有一部分虽然了解MOOC也想要参与MOOC学习,却没有付诸实践,可见,MOOC在社会上的普及度的确远远不够。
李老师说通过edx平台的研究发现,MOOC的用户量不是指数增加,而是线性增加的。对应的关注度也是如此,正如他的新课《慕课问道》里面所说,从搜索慕课的百度指数来看,可能刚开始还有点指数增加,后来就是线性增加了,这意味着新关心慕课的人数是稳定的。而且不止中国的百度指数是这个态势,国外的Google Trend也是这个态势。
MOOC的百度搜索指数
MOOC的Google Trend示意图
会稳定增加就是好事
李晓明说,MOOC既跟教育有关,同时又是互联网的事。而一般来讲,互联网的事情要火起来是要指数增加的,比如过去这几年出现的Facebook、Twitter等互联网新事物,都是在两三年里达到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用户,然而MOOC却并没有指数增加,李老师说,MOOC在中国将来会达到千万甚至上亿用户,但目前来看是线性增加,会相对较慢,但“只要会稳定增加就是好事。”
参与中M君主持的线上直播交流活动的MOOCer们也表示,会尽自己所能向身边的人推荐MOOC,推荐这种学习方式,让跟多的人发现MOOC的价值,一起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这些MOOCer前辈的带领,相信也会使MOOC这件事加速发酵。
MOOCer对慕课未来的寄语与期待
不着急,慢慢来
一个事物的发展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看,规模、质量和效益。就MOOC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在规模上,如上述所说,无论是开课数量还是用户数量,李老师认为都还不够;而质量上,真正大家都说好的课还不是很多,但李老师相信,“当规模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里面一定会有更多很好的。”至于效益,李老师虽未正面回答,但相信当规模和质量都达到的时候,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应该都会显现出来。
李老师也提醒,MOOC现在发展规模还没到一定的量,与MOOC有关的公司、业界或者投资者“要有耐心,不能总觉得怎么还没怎么怎样呢”,如果带着很着急的预期的话,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