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7月23日 ~ 2022年07月2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
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主线,整体上按四大模块分类组合:一、作为主导思想的儒道释文化;二、政治、军事、伦理文化;三、美学与文学艺术文化;四、科学技术文化。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结构清晰,自成体系。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一定了解,对各类文化概况有一定的认识。


授课目标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燃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以更好地领悟与传承。

成绩 要求

本课程60分以上可自行申请获得付费合格证书,85-100分可自行申请获得付费优秀证书。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本平台不提供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付费认证证书,须由学生本人申请获得。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

1 谈谈文化

2 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再认识

第一章单元测评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文明研究的价值

2 以人为本

3 崇德重义

4 持中贵和

5 实践理性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1 孔子说“仁”(上)

2.孔子说“仁”(下)

3.“天人合一”的内涵

4.良知的学说

第三章单元测评

第四章 《老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1 老子其人

2 《老子》其书

3 老子的思想(上)

4 老子的思想(下)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庄子

1 鲲鹏寓言(上)

2 鲲鹏寓言(下)

3 天籁寓言(上)

4 天籁寓言(下)

5 庖丁解牛

6 秦失吊老聃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六章 佛教文化

3 禅法初传

4 禅宗的产生

5 禅宗的特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 释迦牟尼

2 佛典翻译与西行取经

第七章 中国古典文学

1 诗经

2 元曲

3 红楼梦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 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1 中国音乐之美(上)

2 中国音乐之美(下)

3 伯牙与《流水》

4.古音琴韵(上)

5.古音琴韵(下)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九章 再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精髓

1.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2.中西传统绘画方式的异同

3.中国传统绘画之色彩魅力

4.中西绘画透视的差异性

5.中西绘画线条表现的同与异

第九章单元测试

第十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

1 书法是什么(上)

2 书法是什么(下)

3 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解读书法的笔画

4 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解读书法的结字与章法

第十章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史学文化概论

1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中国传统史学之特点

3 中国传统史学文化意韵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已参加全国高考进入大学或高职专科就读的学生均可选修。

参考资料

1、《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课程配套教材),钟明善、张蓉、李

    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书法鉴赏》,钟明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中西哲学文献解读》,龚建平,邓妙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8

4、《中国古代哲学论著专题研究》,韩鹏杰,李娟,韩柳,西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2013

5、《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张蓉、韩鹏杰、陆卫明,西安交通大

    学出版社,2001

6、《华夏艺术历程》,韩鹏杰、李红、李娟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

    社,2004


常见问题

1.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探讨型课程,很多内容尚可作进一步研究,所以并不

  是定论性内容;

2.对课后的客观题一般有明确答案,讨论题并无标准答案,只要持之有

   据,言之有理即可,鼓励提出独 特创见;

3.开展学术讨论要注意语言文明。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京训钉
1 位授课老师
建课老师01

建课老师01

信息中心老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