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共16讲,每讲2学时共计32学时。资源包括16集授课视频、16份不同科技领域的阅读材料、16套英译汉单元作业和一份期末文献翻译。
课程设计原则:
(1)基础。本科生和对科技翻译感兴趣的人士均可学习。
(2)实用。通过对各类科技文体翻译实例的讲解、练习和讨论,帮助受众掌握翻译的思路和方法,对将来从事学术交流和翻译实践具有实用价值。
(3)系统。介绍翻译的过程,按照字词、句子、段落、篇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讲解和练习。
通过学习本课程,受众可以:
Ø 了解科技英语翻译及其文体特点;
Ø 掌握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Ø 学习不同领域的科技词汇;
Ø 提升科技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Ø 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1)科技翻译理论与技巧讲解;和(2)主题阅读与翻译练习。此外,课程还要求学生翻译一篇外文期刊的摘要,以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练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传授翻译技巧与翻译经验,扩大科技英语词汇量,了解科技英语文体特点,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双语转换的能力;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课程考核由单元作业、文献翻译和活跃度构成。
最终成绩=40%单元作业+40%文献翻译+20%活跃度
总分100分,60-79分为合格,80-100分为优秀。
第一讲:科技文体特点
第一节:科技文体特点
第二节:主题阅读(Branches of Science)
第一讲单元作业
第二讲:翻译概论
第一节:翻译概论
第二节:主题阅读(List of Chinese Inventions)
第二讲单元作业
第三讲:一词多义
第一节:一词多义
第二节:主题阅读(How Printing Developed?)
第三讲单元作业
第四讲:科技术语翻译
第一节:科技术语翻译
第二节:主题阅读(Mathematical Methods i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第四讲单元作业
第五讲:词类转换
第一节:词类转换
第二节:主题阅读(Relationship of Chemistry to Other Science and Industry)
第五讲单元作业
第六讲:增词法和减词法
第一节:增词法和减词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Branches of Biology)
第六讲单元作业
第七讲:倍数和图表的表达
第一节:倍数和图表的表达
第二节:主题阅读(Paleontology)
第七讲单元作业
第八讲:被动语态的译法
第一节:被动语态的译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Greenhouse Effect)
第八讲单元作业
第九讲:定语从句的译法
第一节:定语从句的译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第九讲单元作业
第十讲:状语从句的译法
第一节:状语从句的译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Brain and a Computer)
第十讲单元作业
第十一讲:否定句的译法
第一节:否定句的译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第十一讲单元作业
第十二讲:长句的译法
第一节:长句的译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Brief Hist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第十二讲单元作业
第十三讲:翻译中的衔接
第一节:翻译中的衔接
第二节:主题阅读(Th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第十三讲单元作业
第十四讲:翻译中的连贯
第一节:翻译中的连贯
第二节:主题阅读(How Aircraft Are Built)
第十四讲单元作业
第十五讲:产品说明书的翻译
第一节:产品说明书的翻译
第二节:主题阅读(Introduction to Space Exploitation)
第十五讲单元作业
第十六讲:文献检索方法
第一节:文献检索方法
第二节:主题阅读(Airline Services)
第十六讲单元作业
本课程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阅读基础,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对科技英语翻译比较感兴趣。
谢小苑编著. 《科技英语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赵萱、郑仰成. 《科技英语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孙昌坤.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张干周,郭社森编著. 《科技英语翻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刘然等编著. 《电力专业英语》,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