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教指委的要求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本课程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兼顾了初学计算机的学生,反映了当代计算机学科的最新成就,具有厚实的课程内容体系,为学习后续计算机基础课程夯实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即:
(1)培养计算思维意识和能力;
(2)拓宽计算机基础知识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引入计算机新技术和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
(3)培养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4)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重点是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理解信息安全和程序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
(5)通过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继计算机基础课程夯实基础;
(6)最终目标是培养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设置合格(60~84分)和优秀(85~100分)两档成绩
总分(百分制)=单元测验20分+单元作业30分+考试40分+讨论10分
第0讲 导学篇
第1讲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思维
1.1 引言
1.2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3 计算思维基础
第2讲 操作系统基础
2.1 操作系统概述
2.2 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2.3 Windows的使用
第3讲 数据处理
3.1 电子表格
第4讲 数制和信息编码
4.1 数制及其转换
4.2 数值数据编码
4.3 字符编码
4.4 汉字编码
4.5 声音和图像编码
第5讲 数据库技术基础
5.1 数据库系统概述
5.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5.3 数据库查询
第6讲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2 局域网
第7讲 信息浏览和发布
7.1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7.2 信息浏览和检索
7.3 网页设计
7.4 网络安全基础
第8讲 计算机系统
8.1 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8.2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8.3 程序设计语言
第9讲 算法初步和程序设计语言
9.1 算法初步
9.2 程序设计语言
本课程是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需要预备知识。
《大学计算机(第6版)》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7
《大学计算机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第6版)》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